直新闻按

风雨送春归。2023年的世界历经霜雪扑面,变乱交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格局加速震荡,粮食、能源、灾害、生态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纵横交错。中国的“科技之城”、“创新之城”也随之被推到大国竞争的风口浪尖,直新闻带您洞察2023世界变局中的深圳,如何在地缘格局的演进中把握“时”与“势”,为国家抢占先机,为自身谋划发展。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新媒体艺术团体Rhizomatiks近期选择在深圳开启中国首展,2016年,Rhizomatiks担任里约奥运会“东京八分钟”的特效制作,大放异彩,成为全球知名的新媒体艺术团体。Rhizomatiks一直在探索人工智能、虚拟技术与人类艺术交互的各种可能性。这样具有先锋、前卫、实验性的艺术团体选择在深圳进行中国首展,证明了深圳拥有丰沃的文化土壤,是海纳百川、百花争艳的文化富集地。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的城市,在这一年,继续以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精神,涵养和创造着属于深圳的特色文化,恰似春风拂面、春潮澎湃

改革开放精神涵养深圳文化品格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造就了深圳高速增长的奇迹,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呼唤之下,新兴城市快速生长,深圳整座城市就犹如大型的试验场,为各行各业的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从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当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都会更加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如伦敦市长办公室持续发布《世界城市文化报告》,把文化作为衡量城市群活力的重要指标。亚洲重要都会城市,都将文化发展作为城市重要的发展战略。

新加坡从1999年开始连续颁布多版《文化复兴城市战略》,注重塑造文化产业和繁荣艺术,明确提出要建设“文化艺术全球城市”;东京提出包容文化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多彩城市”,深入实施“酷日本战略”;首尔则启动《经济发展蓝图2030—首尔式创新经济模式》,将文化产业视为创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深圳发布了10处改革开放重要史迹名单,时间跨度从1980年起至今。包括:展现改革开放初期口岸风貌的罗湖口岸联检大楼、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的国贸大厦邓公厅、2012年前海石公园。与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相比,改革开放重要史迹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动态性, 更像是“活化石”。改革开放是进行时,每一天,每一刻,历史和现实都在此交汇,每个深圳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湖口岸联检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蛇口时间广场

因此,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创新包容也就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涵养成为城市精神,也称得上是深圳人所拥有的共同的文化背景。纽约、香港等很多新兴城市走过的路也证明,越是能够海纳百川、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就越是能够形成独特的文化混合体,而这种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文化流动性,也会转化为巨大的变革力量,推动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不仅给深圳的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更塑造了深圳多元开放的文化氛围,2023年深圳重要的文化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国际化成色。

4月,以“世界设计,深圳动能——深圳'设计之都'15周年”为主题的2023深圳设计周以深圳整座城市作为展厅精彩绽放,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设计师、国际设计组织负责人、世界“设计之都”代表汇聚一堂,再次向世界展现深圳的设计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有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之称的第十九届文博会也在深圳落地,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契机,扩大文博会对外文化贸易和文化交流。数据显示,本届文博会共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家海外展商参展,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线上线下观展、采购。积19年之力,目前文博会正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迈进。

9月,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也重磅回归。三十多个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的逾千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相聚鹏城,为市民们带来59场精彩演出,共赴为期54天的音乐之约。业内人士称赞道,深圳正用实力奏响新时代文化强音,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中国方案贡献力量。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一系列国际化活动在深圳落地,让深圳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不断在国际上丰富着“科技之都”、“创新之城”的城市内涵。

科技为文化插上翅膀

在2023深圳设计周开幕式上,首发的一部只有短短2分58秒的城市形象视觉片《敢闯敢试》迅速燃爆全网,成为国内城市宣传片创作的一个现象级作品。其以科幻手法、数字视觉技术,将传说中的“深圳奇迹”缔造为神话般的宇宙景观。有一个评价看似简洁却最是精准:“很深圳”。简单的3个字,就深刻揭示了深圳的文化供给与城市气质同向而行相互成就的深层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深圳出品原创舞剧《深AI你》受邀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作为国内首部人工智能题材的舞剧作品,《深AI你》用“深圳文艺+深圳科技”展望未来,为科技赋予温度和人文关怀,呈现深圳这座未来之城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艺术思考。

科技“猛虎”也可“细嗅蔷薇”。深圳的文化发展,尊重和善用了深圳经济、科技发展的禀赋,深圳的文化发展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也是中国当代文化自信自觉自强的很好例证。

10月,海漄凭借其科幻小说《时空画师》,荣获2023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成为继刘慈欣、郝景芳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作品奖的中国科幻作家。海漄——一位90后深圳金融工作者,利用下班时间仰望星空,把历史和科幻相结合,创作出获得国际肯定的文学作品。这本身就是深圳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的生动案例。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大型城市文化设施往往会成为知名文化地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莫不如是。今年9月,作为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美术馆新馆及深圳图书馆北馆,正式开放试运营,成为市民们新的文化打卡好去处。除此之外,“智慧书房”“南山书房”等100多家新型文化休闲空间深入街头巷尾,让城市更加具有“文艺范”的同时,也让文化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市角落。深圳全市已建成779家公共图书馆(室),加上自主研发、遍布全市的300多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馆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图书馆北馆

文化设施的重要性,不在于“庙堂之高”,而在于切实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人文精神滋养的源泉。深圳街头的公益钢琴就是如此,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由此发生,无论是建筑工人易群林,还是“钢琴爷爷”陈云昌,当《大海》的歌声,在寒冷的冬夜拂过每一个平凡又宝贵的生命,这种无拘无束的、对生活赤诚的热情,就是深圳的城市魅力与温度。

2023年,深圳市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活动。“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演出持续2个多月,每一场都提供深圳市民大量的免费看演出名额。深圳第24届读书月期间,全市举办了2000余场文化活动。其中《深港“共读双城”共识》成为广受瞩目的亮点,深港“共读双城”平台不仅可以让阅读双向融入双城生活,还能通过深入挖掘两地历史、文化和人物故事,打开更广阔的双城文化脉络、共建书香湾区、人文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出品原创舞剧《咏春》今年也从深圳出发,在全国20多个城市进行百余场巡演,好评如潮。9月,《咏春》在新加波收获满堂彩,实现了跨国跨文化的海外传播。《咏春》以深圳设计活化了“咏春拳”和“香云纱”两大优秀非遗文化,致敬了在“英雄精神”感召下平凡人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和梦想精神,这和深圳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一脉相承,写就了新时代中国艺术创作的咏春之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深圳原创”的集中出圈,可以看到深圳正积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这些从深圳地域文化土壤里生长出的城市IP,正成为点亮城市口碑的一簇簇火花,以艺术的方式让这座城市的经济特点、精神特质、先锋形象等直抵人心。

“出自深圳,又不止于深圳”,“深圳出品”还着墨于中国表达、国际表达,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传统与现代的联结中照见时代的倒影,让世界看见深圳原创魅力,向世界传达中国精气神,正在形成“深圳文化”独有的标签。

深圳的文化创新创造,从改革开放史诗般的历程中汲取了丰富滋养。多年栉风沐雨所成就的“深圳故事”,也正成为“中国故事”的精彩篇章。

作者 丨赖晨璐、段晓卿 ,深圳卫视直新闻 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