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卷二》上记载了一件关于张鲁和刘备、曹操之间的事情,当时张鲁在汉中做地头蛇,刘备和曹操都想拉拢他。

因为刘备的战略目标便有汉中,而曹操就纯粹是出于统一天下的目的,刘备派出黄权准备前去迎接张鲁。当时张鲁的军师阎圃也说“要么投降刘备,要么归顺曹操”,却不料张鲁一口拒绝:“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张鲁和刘备究竟有什么过节,导致张鲁如此厌恶刘备呢?

张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书中没有明说,我们却可以从旁来推测一番。

推测一,张鲁更看好曹操,而不是刘备。这个推测有两方面的考量,我们参照张鲁对曹操的态度进行合理推测。第一方面当时曹操和刘备都打算进攻张鲁,张鲁的态度是“欲举汉中降”,这连打都不想打,一开始就想投了。张鲁投降曹操,名义上也说得过去,至少拥有汉献帝的曹操是明面上的官方势力,张鲁也是朝廷册封的“汉宁太守”,某种程度上,打不过就投也不可耻。但刘备不同,他此时无论是地盘还是实力上都远不及曹操,张鲁自然不是很倾心刘备。

第二方面,张鲁在投降前,阎圃给他献了一条可以扩大影响力的计谋: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

这条计谋,也直接导致了张鲁让出汉中,前往巴西,从而引发了刘备派黄权接引张鲁的事情。但在撤走前,张鲁就要面临积累多年的宝物不方便带走的困扰,猜猜张鲁怎么说的?

张鲁表现得很大方,说道:“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

曹操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简直不像是割据的军阀,曹操来打他,他不战而降,还要外出去帮曹操征战获取功劳,这两点也就罢了,还把自己的财产封好,等着曹操来取,美其名“宝货仓库,国家之有”。

这种种,无不体现了,张鲁在曹操和刘备之间,果断选择了曹操。

推测二,张鲁是为了向曹操表明自己的态度。

态度这件事上,分为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两种,就像兔子在面对野兽的时候,可以实行狡兔三窟的策略逃脱危机,而当它面对人类的时候,这种策略就完全没用了。

刘备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鲁在宝藏、投降事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情商,这位政教合一的军阀人物也许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不堪。相反,他很会做事情。张鲁知道,如果想要脚踏两只船,势必会在曹操和刘备的合围中翻船。

既然这样,索性张鲁从一开始就不考虑刘备,直接把话挑明:我,张鲁,生是曹丞相的人,死是曹丞相的鬼。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可以让多疑的曹操安心!

果然,加上先前的行为,他投降曹操后的待遇是这样的: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为子彭祖取鲁女。鲁薨,谥之曰原侯。子富嗣。

这待遇,妥妥的人生赢家。所以,他并不一定是讨厌刘备,而是给曹操自己和刘备决裂的信号。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三国志·张鲁列传》《华阳国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