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秦军主帅白起和赵军主帅廉颇,皆为战国名将,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二者善于用兵和组织大兵团作战,但白起的战绩高于廉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帅不相上下,秦军号称虎狼之师,赵军亦由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组成,但秦军的优势在于参战军队数量超过赵军,这使得赵军取胜的难度更大,且稍有懈怠或战术失当,都可能彻底溃败。

两军初试锋芒,赵军小有损失,但敏锐的廉颇已经意识到秦军很难对付,常规的两军大规模冲杀,于赵军不利,遂坚守壁垒,寻机突击,打开僵局,即使无懈可击,长期相持,也会使秦军糜费良多,直至难以支持而被迫撤军。

然而,打仗打的不仅是军事实力,还有经济实力,而秦富甲天下,赵却有些难以支持,遂向齐国借粮未果,秦国又使奸计,造谣称秦军不怕廉颇,真正害怕的是赵括,中计的赵王以赵括代替廉颇为帅,希望速战速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括纸上谈兵,缺少实战经验,轻率地令全军向秦军正面进攻,于是赵军脱离了营垒工事,与秦军血战。而按照白起的战术,在正面交战相持不下之际,秦军从两翼发动钳形突袭,打垮了赵军,并形成了战略合围,同时断绝了赵军粮道和后援通道。赵括几次率赵军冒险突围,均未成功。

赵军被围46日,耗尽了补给,不得不以人肉为食,军心涣散,赵括被迫孤注一掷,率孱弱之师不惜代价强行突围,结果被射身亡,赵军投降。

按照《史记》记载,赵军参战总兵力为45万人,有40万赵卒被坑杀,那么实际阵亡人数仅5万人,伤者不计其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参战秦军多少人呢?考察长平古战场和实测秦军包围圈周长至少125公里,而古代相邻的两个士兵之间的间距通常为1.84米,这从“秦垒”遗迹的宽度可证,5人为伍,纵队间距为5X1.84米,故围困赵军的秦军至少有34万人。白起说,秦卒死者过半。则秦军投入的总兵力至少73万左右,其中负责合围迎击阻击者68万人,阻援和断粮道及机动预备队至少5万人。

由此看来,赵军死亡5万人,秦军死亡过半,远大于赵军,但秦军参战兵力占优势,关键是赵军最后食无粮,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秦军伤亡那么大,若赵军保有粮道,战术得法,很有可能最终战胜秦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