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敬天爱人

作者丨仓央容若

西北的天气在逐渐回暖,即使窗外依然带些荒瑟,只身在冷又渗人的工作室里,但我的内心是热的、暖的,毕竟有广大的朋友和老师的厚爱和支持,近来我除了感激,就是被感动的热泪。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患难见真情,落难见人心。说起“患难”或“落难”,我觉得以处于人生的低谷更为确切,而极不愿意被所谓的“朋友”视为笑话或对我产生怜悯之心,以来骨子里的意志和刚强是无法改变的。对于任何人对我的帮助、支持更令我永志不忘又一生以实际行动来报恩。

在写此文时,我首先想到和感谢的是建英知己(纳兰嘉措),从我的笔名仓央容若而言,足以见得我与纳兰嘉措的情意。追溯我与嘉措的情意,要从2016年我从上海回到兰州开始,这些年嘉措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完全不能以言语而形容,这份情时而超越父母,时而领先亲人,时而高出朋友,总之胜过任何人。正是因为对我的帮助和支持特别大,一方面在某种程度完全成就了我,又在另一方面让我深感受之有愧,如此我唯有感恩戴德报答此恩情。

上高中时,班主任段老师在一次班会时,告诫同学们: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正是那时,恩师的一句话由此影响了我,对于我后来的求学和创业生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现在,我依然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做人准则。当然也正是这句话在我的身上有所展现,广大朋友和老师才认可我、支持我、鼓励我。或许这就是个人的修为,但离不开人在某个阶段时老师的指引、开导。2021年9月,“双减”政策影响,我深爱而打拼六年的“良知培训学校”夭折,我的恩师——段老师打电话于我,关切着我的现状和打算,仅此老师的一个电话,令我在绝望中坚强,又从人情淡薄中感受到了真挚的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大学毕业后,除了投身于我挚爱的教育,也在闲暇之时热衷于孤苦的写作。因为我觉得自己在中学还是大学,读了一些书,有些许感悟及认知,我要倾诉出来。然而身边确实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起谈论、交流,我只能以文字的形式来表露。这些情感在写的诗歌和散文、随笔中都有清晰痕迹,尤其在诗歌中都有我真切的咏唱,在散文中都有我对历史、政治、地理等的认知结合。之所以我在写作这一方面有所坚持,得益于路遥先生的一句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凡是做任何事,都要以持之以恒的信念去做,不想将来,只做当下。也正是这种热情和意志,上学时我们玩的是QQ,我的QQ空间因为长期写些琐碎文字,空间访问量一度达到百万以上。在2013年我尝试着玩微信公众平台,除了之前因封号的一平台,后从操作一微信公众平台逐步“掌管”到现在六个微信公众平台,这确实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我而言,只要热爱的东西就是如此执着。何况那些年根本没有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面的“打赏”和“流量主”,以来只是以热爱的心去做这件事,以分享或弘扬国学知识的意念在坚持又坚持,这就是我对某件事的痴情。

关于写作,为了不受干扰地写作,常常逃避世俗热闹,我都是在夜晚进行,尤其在夜晚,我有更深的感触,那真是文思泉涌。也正是在那夜夜通宵中,我感受着凄苦,除过劳累,就是孤独。也只有在夜晚,那些灵感、诗意和创作的活力能尽情喷涌。但是写作中最受折磨的,也许是孤独。人一旦长期陷入孤境,又感到痛苦,又感到难以忍受。我喜欢孤独,但也惧怕孤独。孤独常常叫人无以名状的忧伤,而这忧伤又是美丽的。好多时候,我在想: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世间的许多美好。夜幕中,我的房子里总亮着灯,每天陪伴我的只有手指间的香烟,有一段时间里,我足不出户,自己也觉得好久没和他人说话了,夜里只有自言自语。有时候夜半更深,听到窗子外传来的汽笛声,不禁陷入遐想,也打断了思考的思绪。左手中的烟,右手中的笔,相继在我大脑的运作中展现出一幅有“情调”而又麻木的画面。有时肚子饿了,吃点我事先储备的北京方便面,即使嚼着干酥的方便面,嘴里也发着一股劲的力量。长夜漫漫,对于我感觉是短暂的,一不小心就到了天亮,看着窗外微微亮起,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我悲伤而惆怅地悄悄地用指头抹去眼角的冰凉,然后点燃一根烟,轻轻地对自己讲:抽完这根烟就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学校里也有不少事,我总是在睡前,躺在床上想想今天有哪些事儿要做,想好将其一一罗列出来,放在手机最醒目的位置,将手机充好电,就这样昏昏沉沉的睡去。那时早上大好的时光,就在我的睡梦中度过,也意味着我下午手头的事格外多,没有与常人一样闲暇的时间,睡醒又匆匆忙忙地去了学校,有时坐在电脑前就是一下午,这也就使得只吃一顿饭,几乎也拖到了晚上九点多。也就是有着这样的陋习,在有一段时间里我像个病危的人,半躺在桌子上,头疼欲裂,吃几片药效果甚微,后来去诊所扎针,也无济于事。但是那番景象,始终留存在脑海,头顶扎满了火柴棍粗细的针,远看像个刺猬。即使在现在,时而脑子也有短路,有时想不起时就会紧紧抱着头,揪着头发,使劲的想。抱着头,紧闭双眼,满目挣扎的画面像个受刑的犯人。

身体上存在的一些毛病可以疗养治愈,但精神和情感上留存的一些创伤却难以抚平。当经历了热爱的教育事业的夭折和”兄弟朋友“的疏远,我也放弃了大量的无效社交,在日渐落寞中变得沉默,要么在逃避喧嚣将自己封闭在某个空间,要么就是回家傻傻的坐着。我只想寻求一份清宁,用那一抹水墨,抹去曾经的辛酸与无奈。独守清莲绽放,升起一轮月明,照彻天地与良知。

前年后半年起,意味着我失业了。对于事业极强的我,陷入茫然又不知所措,但凡是如我一般的人都有深切感受。人一旦没有了方向,就很有可能会胡思乱想,然后演变为烦躁、不安、消极。于这些都是暂时的,当我在沉静中,冷静调理好自己的思路,明确目标后再出发时,去年接二连三的疫情给我当头棒喝。明知山重水复疑无路,我硬生生的在夹缝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寻找柳暗花明。在不懈的努力中,我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正如茅以升先生所说:人生之路崎岖多于平坦,忽似深谷,忽似洪涛,好在有桥梁可以渡过,桥梁的名字叫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过去的种种,我抉择无悔,砥砺前行。也许多年后,我所有抉择的意蕴才能完全彰显,但我们皆是局中人,更需要有心者不抛弃、有力者不放弃,有良知者扛起时代的那粒灰。既然现实给我关上了一扇门(教育),又打开一扇窗(文创),我想我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文字,让我在茫茫网海中与广大的朋友们相识相知,这包括嘉措。前文中说道嘉措给予我的帮助特别大,其中就有《西北孤莲》一书的出版、发行等,从而成全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在某个平台展露了我一线才华。真是每一次努力,都是在雕刻生活;每一次坚持,都是在塑造自己。敬畏心不止承载着尊敬和畏惧,更是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因过去奔波于教育,出版的《西北孤莲》一书只是在网上短暂的挂过一时,和好朋友们热心的捧场外,书一直被我封存。当今天我鼓足干劲写作,预想出版我的散文之时,看到《西北孤莲》一书,我希望将此书足以淡雅优美的文字,给更多的朋友在生活上一点慰藉和希望……过去,我读过朴槿惠的《绝望锻炼了我》和俞敏洪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我读到了一点人生的痛苦,一点挣扎、一点不屈、一点顽强。这些年,或许我们过的不易,也不平凡。当站在人生的谷底,我们仰望星空,亦在寻觅一丝希望时,我想通过这本不是文学巨匠的作品,带给朋友们一个读书人最佳的气质。

耐住风雨,蹚过泥泞,终会变成命运的另一种成全。从3月1日起,我充当着一个“卖书人”的角色,在这过程中给我的感受颇多。比如:有前些年买过我书而今又买书的兄弟,有直接给我打款8000元的知友,有一口气要我50本书的兄长,有要20本书而打款2000元的老师,有看见我写了《致知友》后给我打款1000元的弟弟,有买了书再三给我快递费的大姐,有囊中羞涩而毅然买我书的大哥,有素不相识的阿姨叔叔,有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说白了他们之所以买我的书,绝不是因为我写的有多好,他们是以买书的“借口”在默默地扶持我。微不足道的善举,可以激发披荆斩棘的力量;沧海一粟的善意,可以照亮一团漆黑的低谷。我偶尔也向朋友推荐我的书,有时被人排斥,抑或是被人冷落,即使把费用发我,我毅然退回去,只是不愿被人认为是在“乞讨”,给我自己留点颜面,给一个热情于文学而崇敬于文字的人一点尊重。总之我尊重任何人的意愿,绝不能强求于人。然而也有一些朋友因为生活拮据,但确实热爱文学或喜欢我的文字,我都义无反顾的寄去了不同的书籍。人与人之间,就像两瓶半满的水,相互倒水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前方路长,我们心怀感恩,彼此珍惜,愿你为他人撑伞,也有人为你遮风挡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情义与金钱之间,我虽不知普罗大众的选择,当然也不能左右他人意识。倘若在二者之间做选择,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会坚毅的选择情义。这些年,我自身感受是很幸福的,有不少朋友对我的厚爱和鼓励,一直就是个被上苍眷顾的宠儿。对于一份份恩情,当然我也丝毫不吝啬的在回馈、感恩有恩于我的朋友们。就像鲁迅曾写给瞿秋白的那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之。人海遇知友难得,无谓身份地位之差,更不拘泥于世俗的羁绊,心之所向,欢喜自然。只希望与交心的朋友们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为上同心同行。时时刻刻在践行费孝通先生总结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以每次有朋友乃至亲人有求于我时,我都会全力以赴,不求任何回报,只念那份情义。当然也有一些所谓的朋友,像蚊子一样,长期又使劲的在我身上吸血,偶尔还要在他人面前搬弄是非。不禁使我想起了前些年温家宝总理说过的一句话: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平平凡凡的我就此作答:我自倾心,君且随意。人活一世,唯血液里的高贵,灵魂中的善良,才是最大的底牌。

看到这的您,是否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朋友圈为你点赞的大多是陌生人,盼你好的永远是亲人或知友。反正我是深有感触,就比如我卖书而言,卖我书的永远是至亲好友,永远是默默支持我的陌生人。在我心里,不论是至亲好友,还是素不相识的同路人,他们都是我的贵人。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热情鼓励,使我对文学的热爱从未中止;也正是他们的有力支持,让我在寒冬中感受温暖。至于今后走在何处,有无成就,都应感怀那些日子里雪中送炭的每一位知友,都更应以毕生的气力回报济困扶我的恩人。同时,不要伤害一个对你好过的人,无论是父母还是爱人,不管是朋友还是他人,毕竟这个社会,真心胜过一切物质,真情低过万千财富。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对你好的人屈指可数,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日,看了叶舟老师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的对话,如:河西走廊就是我此生的课堂,我写下的每一行诗歌、每一部小说,其实都是在回答提问,在交卷,在加入一阕众生的合唱。很幸运,我能用自己的这支笔,去做一块伟大地理的书写者,去做一个伟大文明的儿子娃娃,这是河西走廊的赐予,我从不敢懈怠……对我启发很大,那些始终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终究会有出路,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对钟情的文字有了深层的认知和以不辍的笔触来书写更好更多的精彩。

综上,不管是我做任何事的执著,还是对任何人情义的珍视,我都感动又感激。感动是因我木讷,能将一件事专注的努力去做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感激是因我良善,正如佛家的因果一样,获得大家的赞许和支持。我有如此可爱可敬的广大好友为之荣幸至极,反之广大朋友有我这样重情重义的知友骄傲。每个人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这世间就是如此,我为你引路,其实你也在为我摆渡。然人在天地之间,渺小如尘埃,对于宇宙、命运、人性和未知,应该要敬畏上天,关爱众人。倘若每个人能够真正做到“敬天爱人”,做事心存敬畏,做人光明磊落,稳扎稳打,持续精进,前途和福气必然无量。有时人只有在知难、知变和观无常、见生死之后,才生心敬畏。当懂得敬畏之后,便可惜缘、善待他人。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爱别人就是爱自己,你所付出的善良,并非没有福报,只是它会来的晚一些,你要慢慢地等下去。从现在起,请君爱身边的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仓央容若,原名许志刚,甘肃古浪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文学院会员,校刊《晨曦》编委、业余画家。著有诗集《西北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