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

平凡的我们一生都在追求新的知识,而智者往往能够比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

比如,前段时间,南沙某楼盘,以“南沙中轴,向海而生”为主题的广州双核发展新机遇论坛,邀请重量级嘉宾,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原珠江新城总规划师袁奇峰。袁奇峰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聚焦于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对广州的城市发展有着很深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奇峰教授

南沙发展重心一路向南向海,南沙未来真正的中心应该是珠江街万顷沙片区

袁教授认为,珠江街万顷沙片区是南沙未来真正的底气所在,更是广州整个城市翻盘的撬动点。《南沙方案》将南沙定位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是中央给了南沙历史性的机遇,方案填平了南沙与前海、横琴政策的差距,也奠定了赶超前海和横琴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照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迈向一个“巨型城市区域”时代!“两洋战略”点燃黄金内湾

粤港澳大湾区正处在一个“巨型城市区域”时代,广州应该在“巨型城市区域”时代引领区域一体化,以狮子洋、伶仃洋“两洋战略”重新诠释黄金内湾,推动湾区一体化,再造“省城”,以南沙为狮头,引领狮子洋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洋战略示意(充满期盼的黄金内湾)

大江大河入海口,珠江口“黄金内湾”,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江口黄金内湾示意图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珠三角入海口的各大城市,已经在将自己城市最优质的发展资源布局在“黄金内湾”!(越来越多的桥梁横亘在珠江入海口,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连补东西两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江入海口的高快速路网

深穗莞近十年内人口流入为广东省前三甲,未来人口还会持续流入,去哪里?

近两次人口普查显示,广东常住2020年总常住人口数12601.25万人,相对五普增加4078.75万人,为全国人口流入之最!增量比浙江、江苏合计还多1044万人。当然,人口增量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7个城市(下图蓝色区域,除肇庆和江门),合计3348.78万人占全省总增量8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三角示意

其中,广佛、莞深更是成为人口流入的首选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与2010年人口比较 2020年与2010年人口比较

穗莞深将各自未来的重点均放在“黄金内湾”上,这里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

深圳:在近10年内,一路向西,沿着海岸线陆续建设深超总基地、深圳湾后海总部、蛇口太子湾、前海合作区、大空港、海洋新城、会展新城等等重大合作平台及发展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深圳前海

广州:自2000年来,就将最重要的资源全部投向最靠入海口的南沙。南沙的定位升级不断,今年更是从广州唯一城市副中心升级为“广州新核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的蕉门河片区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南沙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空间

东莞:将滨海湾新区毗邻珠江入海口建设。风起珠江畔,潮涌滨海湾。“双区”建设如一股强劲的政策东风,吹拂珠江沿岸一众城市。星罗棋布,熠熠生辉,东莞滨海湾就像这片城市带里最闪亮的星星,成为最受投资者瞩目的价值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滨海湾新区

深中通道将是改变南沙对外交通的历史性机遇,南沙真正的王牌在南沙枢纽!

关于深中通道,袁奇峰教授认为,2024年深中通道的开通,对于南沙区位是个重大的改变。深中通道有一条万顷沙支线,它的开通将是继南沙大桥之后,第二次深刻改变南沙对外交通的历史性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

同时,袁奇峰教授认为,南沙真正的王牌在南沙枢纽,北边的庆盛枢纽只是广州高铁线路的一个节点,而南沙枢纽是真正的大湾区南部枢纽,将比肩广州南站和深圳北站,未来将带动更多商业和生活配套落地。

“湾区交通中心”便是整个新广东的极核中心,但笔者认为至少需要15年以上

南沙要构建“枢纽城”,打造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以人民满意为发展思想,以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完善南沙区枢纽网络格局,加快构建“融通全球、联通港澳、直通湾区、贯通全市、畅通南沙”的综合交通立体体系,推动南沙建设成为“湾区交通中心”,“湾区交通中心”便是整个新广东的极核中心。#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广州头条##分享书中的智慧##粤港澳大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枢纽站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枢纽站区位示意

广州无处不飞花

花城最美是南沙

美在彩虹桥

美在万顷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心圆》—by周深

结语:创作不易,希望您多多支持,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如果能打赏一下那就恭喜发财啦!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尊重知识分享的您!感谢愿意赞赏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