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渡江战役胜利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全面败退台湾已成必然。而我方也开始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新中国。但在当时却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比如肯定要有对应的国旗。

我们如今国旗是五星红旗,是曾联松老先生所设计。

五星红旗毋庸置疑是非常有时代价值的存在,它是由五颗星星组成,中间那颗大星星象征中国共产党,而旁边的四颗小星星则象征着当时国内的四个阶级,包括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这面五星红旗堪称绝妙,可实际上在投票选国旗的时候,五星红旗却并不是首选。那么,这其中到底是有何隐情?

1949年7月14日在中央命令下,各地报纸都刊登向全国范围内征求国旗、国徽以及国歌词谱的告示,毕竟新生的中国是一个属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度,那么国旗、国歌也自然应该由人民决定。

在这一时期,中央收到全国各地很多人设计的国旗,其中也包括上海工人曾联松所设计的五星红旗。正是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巨量投稿,所以到底该选择哪面旗帜作为国旗成为一个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尚未成立人大,由政协投票决定我国国旗选择。而在投票时,现在的国旗五星红旗其实没有得到太多选票,当时的五星红旗是复字第32号旗,在投票中赞成的人数仅有五人,占到所有与会代表总数的1%。

反而是复字第3号国旗得到342名议会代表的支持,也就是说占到所有委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复字第3号旗帜将成为新中国的国旗。而这个国旗的设计是在左上角有一颗星星,然后国旗中间偏上的地方有一条黄带象征黄河。

本来这面旗帜都要通过,可在此时张治中提出不同意见。张治中认为:复字第3号国旗从审美角度上来看是不错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个瑕疵:中间的那条象征黄河的黄带,把国旗一分为二,看起来像“分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眼瞅着国民党要败退台湾,可实际上当时国民党在大陆依旧很有影响力,也仍然控制着西南一些区域。而且渡江战役开始前,国民政府也一直打着和我方划江而治的打算。

张治中本人曾是国民党方面派来的和谈代表,要和我党讨论国家分治之事,可我们坚决拒绝划江而治,并且对国民党残余势力发动大规模反击。可不管怎么讲,在设计国旗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把国民党赶离大陆。

那么此时选择带有“分割”的旗帜作为国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会让人有机可乘。不得不说,张治中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考虑,包括毛主席在内的参会人员也都觉得张治中说的有道理,所以原本呼声很高的复字第3号旗帜就这么被否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治中力挺复字第32号旗帜,也就是后来的五星红旗。张治中给出的理由也的确说服了在场的众人。他表示:我们要组建的新中国是一个团结的国家,而五星红旗它本身就体现当时我国国内的各大阶层,也展现出所有阶层都团结在共产党身边,共同组建新中国这个美好愿景。

这样的设计简洁明了,还非常有时代特色。不得不说,张治中确实很有眼光。而在复字第3号旗帜被否决后,政协委员自然要再商讨选择哪面旗帜作为国旗。

此时的委员们其实已经在脑子里考虑过张治中的提议,他们也觉得作为五星红旗的复字第32号确实比复字第3号旗帜要完美一些,所以后续都把票投给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也自此成为法定的中国国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们如今所使用的五星红旗并不是曾联松当年设计出来的原版红旗。在曾联松的原版设计中,在象征中国共产党的大五角星中间还有镰刀、斧头,这同样也是共产党的象征,因为我党的革命纲领正是团结工农阶级。

所以这个设计相对而言也是不错的,可最后委员们在经过讨论后把红旗中间的镰刀、斧头给去掉,当然委员们会做这样的选择,也有自身考量。

要知道,那时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北边还有强大的苏联。在苏联的正式版国旗左上角便有镰刀、斧头,还有一个五角星,所以曾联松设计出来的五星红旗与苏联的国旗高度相似,只是比苏联国旗多了星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对当时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虽然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和苏联的关系很不错,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连国旗都要与对方用一个样式,这看起来丝毫没有创新,我国的国旗也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所以委员们在经过一系列讨论后,最终决定把曾联松原版设计中的镰刀、锤子取消,只保留中间的红星象征共产党,从而成功把中、苏两国的国旗做了一个本质区分。

——这其实也展现出我国在建国后要保持独立地位的这一理念。而到现在为止,五星红旗也依旧是我国的国旗,这面红旗也早已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具体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