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料、调试,刚刚从岳阳楼区搬迁到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的昌德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德科技)生产车间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为即将投产冲刺。1月8日,记者从湖南省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3年,湖南省提前两年全面完成工信部下达的45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任务;超额完成2023年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目标任务,累计完成76家,三年完成五年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总任务(不含保留企业)的89.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4家沿江化工企业搬迁入园

昌德科技是一家岳阳本土的石化民企,位于岳阳楼区的生产基地。随着城市发展和生产规模扩大,城区与生产区连成一片,该公司生产装置与长江最近距离只有800米。该公司既被纳入国家工信部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企业搬迁范围,又被纳入湖南省沿江危化企业搬迁范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部署,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湖南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湖南省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化工重镇岳阳有7家危化品企业须搬迁改造,有35家沿江化工企业须搬迁和关闭,分别占全省的15.6%、41.2%。

“对长江沿线新增化工企业一律向绿色化工高新区集中。”岳阳市工信局副局长向阳介绍,岳阳市建立“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工作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论,长江沿线新增化工企业一律向绿色化工产业园集中,坚决关闭16家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化工企业,19家市场前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的化工企业搬迁至绿色化工产业园。

2020年,破解“化工围城”“化工围江”攻坚战打响后,岳阳坚持“生产”为“生态”让路,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沿江化工生产企业搬改关。

2021年6月,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品链整体搬迁至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去年12月15日项目全线贯通。

2023年3月,昌德科技将老厂区搬迁至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并启动土建施工,距离长江延伸至3公里,有效破解“化工围江”“化工围城”的难题。

通过搬迁改造,一批散、乱、小化工生产企业关闭退出或转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化工企业搬迁入园,从根源上消除了化工企业的安全、环境污染风险,推动了石化行业布局的持续优化。据了解,2023年湖南34家沿江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全省化工企业入园率提高了6%,衡阳市7家企业搬迁进入衡阳松木经开区等专业化工园区,临湘工业园是全省唯一整园退出的园区,10家沿江化工企业通过调结构、优工艺、扩产能,整体搬迁至新园区,企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所有搬迁项目竣工投产后,年产值、年税收分别增长128%、500%。

企业搬迁改造实现产品提档升级

“公司搬迁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保障了公司的市场供应。”蒋卫和表示,公司从启动搬迁到2023年年初新厂开工建设到本月中旬即将投产,从土地、资金等方面,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工作专班的大力支持,为企业搬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资金难,是沿江化工企业搬迁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推动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湖南以一揽子政策促搬迁。省工信厅原材料工业处处长殷立科介绍,为促进企业搬迁,湖南出台了《湖南省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连续6年每年2亿元支持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累计三年共支持72个项目,共计5.06亿元,引导搬迁企业以搬迁促转型。同时,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凝聚部门和市州合力。省财政厅积极协调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筹措并拨付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资金共5.06亿元。此外,岳阳市对己内酰胺及其上下游6家搬迁企业筹措110亿元,分5期对项目搬迁改造予以补偿;临湘市发行10亿元沿江化工企业退出专项债券,用于企业奖补和园区建设;确保沿江化工企业退得出、搬得了、转得好。

“公司以此次搬迁为契机,不仅扩大了产能规模,还采用了节能减排绿色新工艺,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实现了‘三下降’,比如丙酮下游生产线利用绿色技术,污染物可减少99.5%。”昌德科技董事长、总经理蒋卫和说,通过搬迁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了公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现有己内酰胺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单项冠军”地位。

“引导搬迁企业通过搬迁改造实现产品的提档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生产效益和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尔程搬迁后,工艺技术水平提升,产能增长3倍,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东氟新材料搬迁后,营收增长62%,税收增长37%,生产效率提高33%,年综合能耗消费总量下降28%。创大玉兔搬迁后,产值提高416%、生产效率提高200%、综合能耗降低20%、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60%、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以上。

通过搬迁发展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关闭退出一批,促进了化工产业集群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了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岳阳绿色高新区、津市高新区等6家化工园区获评省级绿色园区,福尔程、恒光科技、久日新材料3家沿江化工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凯美特、双阳高科等8家沿江化工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湖南石化己内酰胺搬迁项目,总投资达153亿元,用原来1/3的土地,1/4的用水,1/3的排放,实现了产能倍增,可拉动下游产业链产值1000亿元。

据了解,湖南将加快构建“4x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以“油头化身材料尾”为抓手,以岳阳己内酰胺和乙烯等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带动现代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奋力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湖南将聚焦制造业提质增效,切实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将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发展积极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局中,以更高站位确保2025年前全面完成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任务,以更大力度支持剩余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各项工作。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