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寺,也叫大圣慈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路23号,大隐于繁华的太古里一带,与我国十大金街之一的春熙路近在咫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大慈寺,始建于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兴于魏、晋,盛于唐、宋。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规模宏大、高僧辈出。被誉为“震旦第一丛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言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意思就是说,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

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我漫步成都街头,穿过熙熙攘攘的春熙路,来到远洋太古里,偶然发现在繁华的闹市之中,竟有一方净土。红墙黑瓦,翠竹环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记载,玄奘年满二十岁时曾在此寺受具足戒,唐玄宗曾赐额“敕建大圣慈寺”。

古往今来,大慈寺历经战火,现遗存建筑为清朝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大慈寺不是很大,游览下来大概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在寺庙中,你可以真实感受到停下脚步、闹中取静的悠闲。倾听悠扬的诵经声,行走在历史的积淀里,仿佛穿越到了玄奘前往印度取经大唐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圣慈寺建有几个主殿和数个偏殿。殿前香烟缭绕,佛灯长明,香火很旺盛。

在这个以慢节奏著称的国际大都市,在繁华的商业闹市中心,大慈寺与世无争地静静存在了170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慈寺中许多植物成为游客观赏的亮点。印象最深的是在禅院中有一棵百年香樟。

在读一些玄幻小说时,经常遇到香樟通灵的情节。因此,我在香樟树前伫立良久,以期能与香樟树默默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寺院后门的院落中生长着一棵曼陀罗花。花树高大,鲜花盛开。为禅院增添了一片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汉松为进口树种。树的名字很切合佛门的寓意。成为大慈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挺拔的枝干好像罗汉一样在院落中守护着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览寺庙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持佛门的清净。不得大声喧哗,不得蹦跳奔跑。这是对宗教场所最起码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慈寺西厢建有一排禅房,牌匾高悬,对联充满禅意,慢慢品读能够从中学到不少古代汉语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我游览时,这些门窗都是紧闭的,可惜不能一一观看内部陈设。好在整座大慈寺对外开放可以游览的殿堂很多,不以为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祖师殿前,鲜花盛开,铁树伸展着枝丫。在没有喧嚣的打扰,原来植物也可以生长得这么认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虽然不是佛教徒,但很喜欢佛门里安静祥和的氛围。走进寺庙中,可以让浮躁的心灵平静下来,静心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厢建有藏经阁。看到藏经二字,让我联想到影视作品中的少林寺高僧。他们一般都是看守藏经阁的老和尚。但武功冠绝天下,深藏不露。

不禁我也憧憬着能不能留下来,看守藏经阁,练就一身绝世武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慈寺大殿建筑屋檐上都是游龙点缀,彰显御赐赦建的规格。大有皇家寺庙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慈寺内一草一木,一石一瓦似乎都充满着灵性。这块石雕中的童僧在莲海中笑容灿烂,憨态可掬,让游客看到心情为之一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慈寺有个海眼的传说。传说在藏经阁后的接引殿大佛下镇压着一个海眼,防止了海水倒灌,淹没成都平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智心门上悬挂着一面“西蜀禅源”的牌匾。这是对大圣慈寺在西蜀佛教中历史地位的完美注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过大圣慈寺,让我收获了闹市中的幽静。欣赏完这一震旦第一丛林,重新回到远洋太古里的繁华商区,好像经历了一次穿越之旅。如梦似幻,玄奘受戒,大佛镇海,好像历历在目。大慈寺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