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古代最早的时候,实行的是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

果真如此?

非也。

得出这个结论,首先大约与对《夏小正》的解读有关。

而且,如此解读的,不少是日本学者,如桥本增吉的;能田忠亮等等。

这些学者认为,《夏小正》是以十月太阳历为骨干的历法。

问题在于,尽管流传至今的《夏小正》中,的确保存有“太阳历”星象的痕迹,然而,一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夏小正》是一部官方历法;二是《夏小正》亦未提出一部成熟历法的框架。

因此,现在的大多数相关学者经过反复研究后赞成,说“《夏小正》是以十月太阳历为骨干的历法”,缺乏可以支撑的论据。

目前所知,《夏小正》大约流行于春秋之时。

《礼记·礼运》载,孔子说“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郑玄《注》:“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

礼记》讲,孔子想了解“夏代之道”,所以去了杞国,可是资料证据很少呀,我只了解到了夏代的时令季节。郑玄说,孔子得到了夏代的“四时之书”,流传到现在(汉代)的有《夏小正》。

《礼记》由小戴作于汉代,郑玄也是汉代人,如果《礼运》所载确实,他们对于孔子看到哪些夏代的“四时之书”并不完全了解,只知道汉代还有一部《夏小正》。

《夏小正》的流传,小戴戴圣的伯父大戴戴德功不可没,他将此书载入《大戴礼记》之中。

然而,比前述二人小不了多少岁的班固在写《汉书》时就认为,大戴所记《夏小正》为孔子门生所记,并非先秦“六经”经典。

之后,为《夏小正》作“传”者不下数十人,传到宋代,以难分哪些内容为“经”哪些内容为“传”。

可以说,近世看到的《夏小正》已经传杂糅、难辨真面。

以此来证明中国古代最早有过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很难经得住推敲。

还有一种观点,说古代彝族历法是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

持此说的学者,认为彝族这种历法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前。

具体的举证,这些学者说彝族古历以“十二支”循环纪日,不纪年月,三十个循环为一周期合三百六十日,另有五日不计入任何周期而算为“年日”,总共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

首先,此一说,无法证明此种历法就是太阳历。其次,也最重要,即可能忽略了早在战国时期管子说到的“三十节气”。

《管子·幼官》,以四方五位讲五色、五和、五兽、五位,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各主一方,各含或八或七个节气,每节气均为十二日,共计三百六十日,余下五日不属“四方”而归为“中方”。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

这应该是“三十节气”的理论基础。

其理论框架,又与《礼记·月令》虽有异但大同。

管子相齐国。“齐”古时为“夷”。而“彝”文化的早期发源地在“夷”。

这大约是彝族古历的真正渊薮。

世界上所有的历法,无非是“太阳历”“太阴历”或者“阴阳合历”。

从中国远古时期开始,先民们便形成了“阴阳转圜易变”的认知,由此又形成了“阴阳合历”的历法。

这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所云:“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

中国自古的历法,都应该是“阴阳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