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沈一

一老沈一

网易号

关注
185粉丝
0关注
1742被推荐
IP属地:北京

作家,代表作《激励、活力、凝聚力》

11枚勋章

20次获得编辑精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还是昨天那个话题——别轻言古人写错字 昨天说到一位自称科普博主,说义不容辞要站出来挑古人的错字。
    他说,山东曲阜孔府门第的对联上的“富”和“章”——“‘富’字不出头,文‘章’通天”。 真不带这么解读汉字的。不多说,看下图。 他还有,说“风流宛在”的“流”字少写一“点”,是要“风流少点”。 真的是令人无语,也看下图吧。 他又说,林则徐写的“碑林”的“碑”字也错了。 仍然看下图。 汉字的训诂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不带这么轻佻地解说的。 他说,“天下第一关”的“第”字,写成了“苐”,错了。 多解释几句。 “苐”字,先秦篆体本义是谷黍一类植物。 《庄子·知北游》载,东郭问庄子,所谓“道”,在哪里。庄子说,无所不在——“在蝼蚁”“在苐稗”“在瓦甓”“在屎溺”。 魏晋之后,抄本增多,于是“俗字”也越来越多。“俗字”,就是便于书写的字代替原来不便书写之字。 特别是宋元之后,“俗字”愈加增多。 “苐”取代“第”就是一例。 如《取经诗画》,即《西游记》前身,就以“苐”和“弟”取代“第”字。 “天下第一关”匾额中,不过也是使用了一个“俗字”而已。 说来说去——中国的汉字和书法,传承久远,博大精深,不断演进——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道理,亦有变化的前因后果。 请慎言——千万别热衷于挑剔古人写错字来博取流量,更别就此编出许许多多故事——不是古人没文化,而是我们知道太少。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了数千年的同源文字。 如果从贾湖遗址刻符到良渚,到陶寺,再到甲骨文,直到如今,前前后后大约经历了八九千年历史。 我们现在认识几千个现代简化字,就以为了解和掌握了汉字的全部历史了吗? 肯定不是! 所以,请以严肃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汉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 千万别热衷于挑古人写错字——不是古人没文化,而是我们知道太少
    有人热衷于在网上发挑古人错字的文章。 其实,这往往会贻笑大方——不是古人没文化,而是我们知道太少。 比如有一位,号称“不经意的科普”,专挑他人和古人错字,然而,暴露的是自己对古汉字的孤陋寡闻。 这位,挑出的古人第一个“错字”,是说康熙所题“避暑山庄”的“避”,多写了一横,他称此为“天下第一错字”。 无奈他不知道的是,原来“避”字的“辛”,就是三横。这去看看欧阳询所书《九成宫醴泉铭》就知道了。 他挑的第二个错字,是扬州大明寺坪山烫的匾额“风流宛在”,说“在”字下面的“土”多了一“点”。 这又少见多怪了,“土”字隶变后,就有多一“点”的写法,王羲之也这样写。 从诸多魏碑到唐玄宗,写“在”都多一“点”。 第三个,他挑的又是康熙的错,说其写的“花港观鱼”的“魚”,下面不是四“点”而是三“点”,还胡乱解释一番康熙为何这样写。 作者一定不知道,行草写“魚”字,不仅下面写成三“点”还写成一“横”,现在的“鱼”之写法,就是这么来的。 他也一定不知道,褚遂良写“魚”就写过三“点”。 通篇看下来,这位所说古人写错的字,全都没错,皆有所依据,只是他没见过,不知道而已。 其他几个字就不多说了。 中国的汉字和书法,博大精深,不断精进;慎言古人错,览阅无止境——千万别闹笑话。
  • 说说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1天前
    图片
  • 汉代古人,以“日月合璧”的图画表示日食。 大约距今7000年前,上古先民就认为太阳是由“乌鸟”背负着东升西落的,由此留下了许多“金乌负日”的图案。
    后来,古人又把月亮上的暗影,想象成“蟾蜍”。 下面图一、图二,是山西米脂出土的汉代石画——云气缭绕中,金乌负日而行,月亮中则伏着硕大的蟾蜍。 同样在汉代,古人也用石画来表达“日食”。 如下图三。 这是河南南阳丁奉店村出土的汉石画——很明显,“金乌”所负之“日”,被趴着蟾蜍之“月”遮住了。 古人对于日月运行,观测极为仔细,发现了若干特殊天象。 汉刘熙《释名·释天》说:“朔,月初之名也。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 日月“遥相望也”,是“日月同辉”一词之源,又叫“日月相望”。 如图三,古人称之为“日月合璧”,就是太阳和月亮重叠在了一起,月亮遮挡住了太阳。 此种天象,虽然阳光遮蔽,昏晦如夜,但也有“日偏食”、“日环食”发生。无论哪种“日食”,反而使遮挡不住的阳光愈加耀眼。即使是“日全食”,也有一个从“初亏”到“复圆”的过程,太阳光辉也会喷薄放射。 可能,古人最初只是以“日月合璧”来形容“日环食”时月亮周边未遮蔽的太阳光环如同玉璧。但显然,后来的用法就泛化了。 卢士开《日月合璧赋》:“和阴阳而二仪交泰,辨分至而九服融朗。”(《文苑英华》)就上升到哲学、天文和人文高度来看这样的天象了。 民间,自然“实际”得多。“日月合璧”,既用来表示夫妻和睦,以及“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希冀。 汉代墓葬,墓碑和墓中不乏“日月合璧”以及“和阴阳而二仪交泰”的词语。
  • 常见人说的“我思故我在”,是个什么梗?

    2024-04-29
    图片
  • 北宋东京汴梁的晚春花季
    “谷雨”已过,“立夏”未至,现在还是农历的“季春”时节。 《东京梦华录》,为宋人“幽兰居士孟元老”所写,记录了被金兵所占的“东京汴梁”林林总总既美好又悲伤的记忆。 其中说到汴梁东京的季春—— “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暗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诸军出郊,和教阵队。” 北宋时候,开封、洛阳一带,牡丹、芍药等等花卉,种植繁多,争相斗艳。 古人所谓“牡丹第一,芍药第二”,牡丹为“花王”,芍药是“花相”。 “棣棠”,属蔷薇科,暮春开花,金黄色,亦为惊艳。 蔓生的木香,春末夏初为花季,白色或黄色花,略有香气。 卖花人提着马头形状的竹篮,唱着卖花之歌叫卖。宋徽宗曾专门在《宫词》中第二十九写了卖花的“歌叫之声”:“娇云溶漾作春晴,秀毂清风出凤城。帘底红妆方笑语,通衢争听卖花声。” 孟元老说,身居幽静的庭院,情暖的阳光照着垂帘,抑或在楼阁之上,拂晓的霞光透过帷幕,隔夜的酒力还没全醒,便从美好梦境中被唤醒,听着这卖花的歌声,真的容易触动新愁,平添忧恨。 真的令人不得不想起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 此段结尾,孟元老说:“诸军出郊,合教阵队。” 如果北宋的确猛将强兵,也不至于屡战屡败,最后丢了东京。 那个写上述靡靡之词的宋徽宗,若不是沉溺丹青,朝政腐败,也不至于做了金人的俘虏。 再美好的花季,如果没有强大的军力和国防,一切也枉然呀! #每天读点儿书#
  • 已经发现了很多帝王墓,为何其中唯独没有元代皇帝墓?

    2024-04-28
    图片
  • 谷雨、仓颉——石画中谁和仓颉相谈正欢 据说,“谷雨”节气和仓颉造字有关。
    《淮南子·本经训》:“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高诱《注》:“仓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驱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 “老天”担忧有了文字人们不种地了,会挨饿,所以降下谷雨;鬼则害怕有了文字会书尽其所恶,于是吓得夜里哭。 这个记载太有意思,说不清仓颉造字是好是坏了——或者有利有弊。 1954年,山东沂南北寨村出土的石画像中,又一幅题有“仓颉”的石画。画中,二人在亲密交谈,左边一人刻着是仓颉,右边一人未标明身份。 有人认为,右边者,当为“沮诵”,依据是《晋书》。 其《卫恒传》载卫恒《四体书势》云:“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 据说,沮诵也是黄帝的史臣,他和仓颉一同研究创造了文字。 画上二人交谈甚欢,上说不无道理,然而,右边一人手拿分叉植物,与谷物植株极像。 四川新津崖墓画像中,有一幅《神农与仓颉图》,与沂南此幅图构图几乎无异,明确标明与仓颉对谈者为神农。 所以,说图中是神农和仓颉在对话可能更准确。 “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将此二人安排在一起,大概就比《淮南子》所说的“担忧”更高一“档次”了——尝百草为人治病,造字而涤荡愚蒙,这都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事情,证明着文明进阶到了新的层次。
  • 古代不少伏羲女娲像里,各自手持圆规和矩尺,是什么含义?

    2024-04-27
    图片
  • 甲骨文的“子”,写作“崽”,来自星象 甲骨文中,天干地支都有了,且用来相互配合纪日。
    后来从东汉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的农历以“干支”纪日,其实至少始于商代。 有意思的是,甲骨文的“地支”第一个“子”,写作“崽”;第六个“巳”,这很像“子”。见图一。 郑文光先生的《中国天文学源流》,大概是目前解释“地支”起源最令人信服的著作了。 郑先生认为,“崽”字,是参星星宿“参宿三”的象形。见下图二。 他分析了“子”与“巳”字的演化,这都是后来的变化。 郑先生说,参宿是夏人所崇拜的星宿,因而,十二地支并不起于殷商,而起于夏代。 他根据“月朏”,即每月月朔之后初亮时刻西方所见星宿,认为十二地支,应该都是根据星象而来。而且,相应的属相,亦为星象。 很有道理的分析。 #每天读点儿书#
  • 古人称皇帝为“九五”之尊的文化依据是什么?

    2024-04-26
    图片
  • 说说“杀青”和“汗青” 中国古代,著于简帛为“书”。
    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以竹简或木简为载体的“简册”。 东汉王充《论衡》,讲到了简策的制作过程——“截竹为简,破以为牒”。 先把竹子截为竹筒,然后把竹筒破为竹片。 竹简要磨平,然后以某种液体涂染,使表面具有光泽。然后是“杀青”,即把竹简烘干,可防止虫蛀和腐烂。 后来,“杀青”成了作品完成的代名词。 刘向《战国策叙》:“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杀青”,亦称“汗青”,意即烘烤竹简使之“出汗”。“汗青”,又成了“书籍”或“史书”的代名词。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天读点儿书#
  •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中国是靠手写出书的吗?

    2024-04-25
    图片
  • 古人为何称已婚女性为“太太”?

    2024-04-24
    图片
  • 中国古代历法,远比现在很多人所知道的伟大得多很多!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古人有没有考虑过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历法取代农历?》
    文章的结论是“考虑过”,其举例说,“北宋学者沈括有感于当时的历法的繁冗、不规则,于是以二十四节气和回归年为基础,提出了十二气历。” 作者还说到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设计出了一种太阳历,云云。 这令人不免感慨——大约不少现代的中国人,对中国古代历法了解太少,也存在相当多误解。 目前所知,中国古代最早的典籍是《尚书》。《尚书》的首篇是《尧典》。 其云:“(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这里的“尧”,实指“天帝”。“羲和”,即“伏羲”和“女娲”。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是说以366天的“四季(四时)”为一年,通过闰月来调整“日差”。 竺可桢、李约瑟还有众多外内国外学者认真考证过《尧典》所述天象的时代——大概率,其记录的,是距今5500-4500年的星象。 那个时候的古人,已经懂得按照366天来制定“太阳历”——可能是为了方便,说个整数吧。 要说的是,中国自古,从原始历法开始,就是“阴阳合历”——以日运行的回归周期“纪年”为“太阳历”;以月朔望周期“纪月”为“太阴历”。 二者相差每年相差的10-11天,通过“置闰”相协调。 通过甲骨卜辞可知,殷商时期已经非常懂得如何调整“太阳历”与“太阴历”的复杂关系。 董作宾先生以“《乙》15”版卜辞为据,认为殷人已掌握了“四分历”的制历方法,即一个太阳回归年为365.25天。 对此,有不同意见。 但可以确定的是,商代太阳回归年的长度在365-365.3天之间。 春秋战国期间,“四分历”已被不少诸侯国使用——没办法,那个时候,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几个强大些诸侯国都各自有自己的历法。 周考王十四年(公元前427年),甲寅乙酉日夜半冬至合朔——太阳月亮居于一宫。此等记载,为汉代制定“四分历”历法,提供了历算的“基础点”。 于是,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历数甲子篇”——一部根据每一太阳回归年为365.25天的制历“算法”。 其中最主要的数字,一个是上述的“太阳历”一年为365.25天;一个是“太阴月(朔望月)”的“朔策(太阴月)”长度为29又499/940日。 南朝的祖冲之制定了《大明历》,其测定的“太阳年”长度为365.2428日,与真值误差仅52秒。同时,他测定的“太阴月”长度为29又2090/3939日,即平均每月长度29.53059日,与真值误差不足一秒。 唐代僧一行有《大衍历》,发现了太阳运行速度非匀速——冬至最快,夏至最慢。他还发展了隋代刘焯《皇极历》中提出的“定气法”。 沈括的《十二气历》确实简便,可惜没能实行。 但真正登峰造极的是郭守敬的《授时历》。其在元世祖忽必烈鼎力支持下,在全国二十七个地点实时观测,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验。 《授时历》以实测为基础,汲取历代历法精华,所用天文数据几乎全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这一历法,一直沿用到明末。 后来的《时宪历》(原名《崇祯历法》),除了冠以昔阳算法的名头,然而基础并未超越《授时历》。况且,其主要工作由徐光启完成,汤若望只是削减后献给了进京后的清帝顺治。
  • 说说中国的神话体系

    2024-04-23
    图片
  • 英语有多少年的历史?
    简而言之,英语,大约有1500年的历史。 这1500年,又大约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古英语时期。 5世纪初,日耳曼族的三个部落——朱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相继入侵了不列颠岛,把原来住在那里的凯尔特人赶到了西部和北部山区,入侵者占领了平原。 这些入侵者,说着日耳曼语族西支的不同方言,尽管有区别但又相互可沟通。 此时的英语,词形变化很复杂。 语言学者们称此阶段为古英语时期,大约从公元450-1150年。 第二个,中古英语时期。 1066年,诺曼人征服了不列颠岛,带来了新的方言,其中以中东部方言为主,逐渐改变了岛上原来的古英语。 此时的英语,明显变化是词尾变化减少了。 这一时期,大约从1150-1450年。 此时期,英语终于有了文字。 第三个,近代英语时期。 此阶段又分为早期和晚期。 早期约为1450-1700年。 此阶段,英语语音发生了巨大语音变化,被称为“元音大移位”,一直到1750年前后才基本稳定。 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文艺复兴阶段。一些“文人”,对于英语的“完型”起了不小作用。 比如,莎士比亚,把外来语和本土语结合在一起;弥尔顿善于将拉丁语融入英语,等等,皆使英语表达丰富了不少。 1611年英王钦定的英译本《圣经》,则使英语的句子结构和文体基本确定了下来。 晚期从1700年开始。 1755年,英语终于有了第一部《词典》,走上了可以规范的道路。 随着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增多,英语逐渐扩散开来,在不少殖民地成为官方语言。 从语音上来说,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有明显差别。 但长时期内,美国英语从“规范”角度说,要以英国“马首是瞻”。 上世纪二战之后,随着国力变化,局面终于颠倒过来了——美国英语影响力左右了英国——学术上,倒是相安无事,“两种”英语找到了“友好相处”的中间地带——使用“中性文体”。
  • 人类社会,是先有“国”还是先有“家”?

    2024-04-22
    图片
  • 说说《左传》记载的“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2024-04-21
    图片
  • 说说“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2024-04-20
    图片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