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讨论这个话题。
答案其实很简单——《三国志》和《后汉书》都不是奉敕而作,不是朝廷指令,“著作权”皆属于作者本人。
那么,作者愿意写谁就写谁了。
进一步说,写《三国志》的陈寿,是“三国”的“亲历者”,很多事情,他都亲身参与了,不仅史实稔熟,作此书,其中更带有他个人的浓厚感情色彩。
所以,不必猜测“晋朝”在这里有什么“深谋远虑”了。
关于这两部书和作者,再多说几句。
- 陈寿和《三国志》。
陈寿,亦名长寿,字承祚,公元233-297,蜀国巴西安汉(今南充北部一带)人。
他少时好学,年长入仕蜀国,任散骑黄门待郎。其时权宦黄皓飞扬跋扈,陈寿却从不阿谀逢迎,遂屡遭贬黜。
后入晋,司空张华爱其才,举荐孝廉,任佐著作郎,又出补阳平令,再后历任著作、治书侍御史等职。
陈寿虽仕途不顺,但以才学成名,尤善于叙事,具良史之才。西晋咸宁五年,晋发兵灭吴。之后,陈寿广集“三国”官私著作,著成《三国志》。
时魏、吴两国,已先有史。王沈著有《魏书》;鱼豢撰有《魏略》;韦昭书就《吴书》。此三书,成为陈寿《三国志》中《魏书》《吴书》所据基本资料。蜀国无史,陈寿自行采集,著成《蜀书》。
晋朝受禅于魏,陈寿又在晋朝为官,所以,《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书》中,称曹操、曹不、曹叡为帝。
对蜀、吴君主即位,都记以曹魏年号。
东吴,只对孙权称主,对孙亮等都称名。
对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可见不同于孙吴,这其中蕴含有陈寿对蜀汉的故国之情。
陈寿对蜀汉的感情,尤其表现在对诸葛亮的表述上,不仅详细记载并充分肯定其功绩,还收入了《诸葛亮集》目录,这在书中绝无仅有。当然,书中也记载了当时人议论诸葛亮将略非长的议论。由此,甚得后人“良史”赞誉。
另一方面,对于魏晋禅代司马氏的作为,也不无曲意回护之笔。
《三国志》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平行叙述,条分缕析,脉络清晰,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
书中对少数民族及邻国史的记载,弥足珍贵。《倭人传》,是日本古代史的重要史料。
《三国志》,没有记述“三国”的典章制度,为后世留下了重要遗憾。另外,后人认为,陈寿对史料采剪审慎,文字简洁,当为长处,但又有“裁制有余,文采不足”微瑕。
总的来说,后人大多称赞陈寿的史学和文笔,且把《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列,称为“前四史”。
陈寿另著有《古国志(50篇)》、《益部耆旧传(10篇)》,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其著作对后世小说戏曲等影响很大。
数十年后,刘宋时的裴松之,奉旨作《三国志注》,所据书籍一百四十余种,对于《三国志》中人物事件都有独到见解。后人认为,《三国志注》价值,不在《三国志》之下。
(范晔)
- 《后汉书》和作者。
《后汉书》的情况比较复杂——并非出于一人之手。
全书120卷——纪10卷、传80卷、志30卷。其中,纪、传由南朝宋范晔撰;志为晋司马彪撰。
自然,对《后汉书》贡献更大的,还是范晔。
范晔,字蔚宗,398-445,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
最早,范晔在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康帐中任参军,后累升至尚书吏部郎。宋文帝元嘉九年(432),触怒刘义康,谪迁宣城太守。
因不得志,遂开始撰写《后汉书》。
后,范晔又卷入刘义康与宋文帝刘义隆权力之争,于元嘉二十二年被害。
可知,范晔所著,亦并非奉旨而为。
范晔之前,已有不少记述东汉的史书,有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晋薛莹《后汉纪》;晋司马彪《续汉书》;晋华峤《后汉书》;晋谢沈《后汉书》;晋张莹《后汉南纪》;晋袁松山《后汉书》等。
也可知,晋时,《后汉书》已早有不少种了。
范晔博采众长,去粗取精,尤对《东观汉记》吸取为多,终成一家之言。
范晔本拟效法《汉书》,撰写10志,但因被杀而未及完成。
南朝梁刘昭第一个注范晔《后汉书》,并从司马彪《续汉书》中,抽出志编入范书,成流传至今版本。
范晔虽想效仿《汉书》,但实际上确有不少新创。
《后汉书》纪、传的编次,已与《汉书》不同——纪之最后是《皇后纪》,类似于《汉书.外威传》。传,相较《汉书》,新开辟7篇类传——《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
司马彪的志,其实也有其特点,一是比《汉书》增加了《舆服志》,二是即改表为志,创立了《百官志》。此两志,多为后人修史所因袭。但其未设《食货志》是一大遗憾。
范晔未完成的《后汉书》,迅速超越了诸多前书。
刘昭注释并将司马彪的志补入后,《后汉书》更受到欢迎。起初,其与《史记》《汉书》赞誉为“三史”。《三国志》是后来才被逐渐被认可,加入后成为“前四史”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