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部最新的通报,截止1月9号,缅甸方面共有4.1万个电诈嫌疑人被移交回国内,除了需要腾地方安置这些数量庞大的人员,接下来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就是,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处罚?

由于人员太多,目前基本都是按照户籍地,有所属地方的接回电诈人员,进行处罚,那综合他们的罪行,你觉得大概会是几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接下来就是针对数额的认定了,关于数额这个并不是完全一个标准的,各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就以江苏为例,超过人民币6000元属于数额较大、超过十万元属于数额巨大、超过50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只要个人涉及金额超过十万元,就在3年以上量刑,虽然是3到10年的范围,但是在司法实践当中,如果没有特殊严重情节,基本都是在3年几个月。

除了诈骗罪,还有涉及一项就是,非法偷(越)国边境罪,这个并不是重罪,所以基本对结果影响不会很多,合并执行的话,正常也就是增加几个月。

再来看看最近宣判的案例:在前不久的12月21日,贵州毕节对58名电诈人员进行宣判,获得的刑期是10个月到两年八个月之间,最长的都不超过三年,或许是这些人获利不算太大,所以处罚并没那么重的干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案例是贵州绥阳县,涉事人员还是诈骗小组组长,同样的偷越国境加诈骗,由于他是接到相关部门电话后主动投案,所以有了一些宽容情节,他最终获刑3年多。

所以基本可以断定,这些被移交的人员,大部分都将面临3年左右的刑期,如果是新手,刚从事不久,也许就一年左右的处罚,但如果是管理层,将会多个一两年刑期,目前为止几乎没听过有超过10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到处罚之后,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引导这些人走向正道了,做了这么久诈骗,习惯了赚这种快钱,如果重蹈覆辙,将是对社会的极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