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夜抒怀

作者丨仓央容若

近来有朋友问我,好久都没看到我新的作品,我也不知作何回答,只是默不作声。的确,有一段时间,我没写作了。想起那些夜晚,我觉得凄苦,除过劳累,就是孤独。为了不受干扰地写作,常常逃避世俗热闹,我写作都在夜里,也只有在夜晚,那些灵感、诗意和创作的活力能尽情喷涌。但是写作中最受折磨的,也许是孤独。人一旦长期陷入孤境,又感到痛苦,又感到难以忍受。我喜欢孤独,但也惧怕孤独。孤独常常叫人无以名状的忧伤,而这忧伤又是美丽的。

好多时候,我在想: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世间的许多美好。夜幕中,我的房子里总亮着灯,每天陪伴我的只有手指间的香烟,有一段时间里,我足不出户,自己也觉得好久没和他人说话了,夜里只有自言自语。有时候夜半更深,听到窗子外传来的汽笛声,不禁陷入遐想,也打断了思考的思绪。左手中的烟,右手中的笔,相继在我大脑的运作中展现出一幅有“情调”而又麻木的画面。有时肚子饿了,吃点我事先储备的北京方便面,即使嚼着干酥的方便面,嘴里也发着一股劲的力量。长夜漫漫,对于我感觉是短暂的,一不小心就到了天亮,看着窗外微微亮起,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我悲伤而惆怅地悄悄地用指头抹去眼角的冰凉,然后点燃一根烟,轻轻地对自己讲:抽完这根烟就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睡前,躺在床上想想今天有哪些事儿要做,想好将其一一罗列出来,放在手机最醒目的位置,将手机充好电,就这样昏昏沉沉的睡去。正如朋友所说,我的日常时间与他相反,他在中国,我在美国。早上大好的时光,就在我的睡梦中度过,也意味着我下午手头的事格外多,没有与常人一样闲暇的时间,睡醒又匆匆忙忙地去了学校,有时坐在电脑前就是一下午,这也就使得只吃一顿饭,几乎也拖到了晚上九点多。

也就是有着这样的陋习,在有一段时间里我像个病危的人,半躺在桌子上,头疼欲裂,吃几片药效果甚微,后来去诊所扎针,也无济于事。但是那番景象,始终留存在脑海,头顶扎满了火柴棍粗细的针,远看像个刺猬。即使在现在,时而脑子也有短路,有时想不起时就会紧紧抱着头,揪着头发,使劲的想。抱着头,紧闭双眼,满目挣扎的画面像个受刑的犯人。

身体上存在的一些毛病可以疗养治愈,但精神上留存的一些创伤却难以抚平。日渐落寞中变得沉默,要么在逃避喧嚣将自己封闭在某个空间,要么就是回家傻傻的坐着。或许这就是我不愿意写作的原因,但我也不知何时再有充沛的精力和宽裕的时间而写作。只是清楚的知道,我已放下了手中的画笔,再没画出过宣纸上的艳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嘈杂的环境里,总有人探寻着我的世界。我只是想寻求一份清宁,用那一抹水墨,抹去曾经的辛酸与无奈。独守清莲绽放,升起一轮月明,照彻天地与良知。《诫子书》中有句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人何其精辟也,一个“静”字道尽了人间真谛。清静无为,静心修炼,正是那如禅的境界。

“古来圣贤皆寂寞”独处是对至高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独处中,方能心如止水,方能领略到汹涌澎湃的大潮之美;空谷幽兰,才能绽放香飘弥久的绝世芳香。若要成为真正的强者,就要能够忍耐孤独。一个人独处一室,静下心来,可以让思维更加清晰。人一旦感到没有方向,就很有可能会胡思乱想,然后演变为烦躁、不安、消极。做任何事没有目的性,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迷茫时,自己的心静下来,冷静调理好自己的思路,明确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仓央容若,原名许志刚,甘肃古浪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文学院会员,校刊《晨曦》编委、业余画家。著有诗集《西北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