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从先秦到隋唐,氐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虽然最后氐族被融合进汉族之中,在历史上消失了,但是直到现在,在四川、西藏的一些少数民族的身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些氐族的影子。那么,历史上的氐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民族呢?

氐族历史悠久,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氐和氐、羌连称的记载,其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河南、河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忽,灵忽生氐人,是能上下于天。”灵忽生氐人,时间约当于尧舜时期,商代初年已形成了大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西周末年邢侯灭軝国后,北方氐人已经消失。到战国时氐人却出现在西方,可能是氐国遗民的西迁之裔。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因图腾崇拜分为白马氐、白氐、青氐,因居住地域又分为甸氐、刚氐、氐道等。《后汉书》中记载:“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氐人部落的众多。白马氐是汉代氐人部落最多的。自秦、汉至东汉末年,长达五百年之久,白马氐一直居住在武都(今甘肃省陇南市辖区)白马水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晋末年,由于西晋统治者的腐化无能以及错误的民族政策,北方地区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五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南迁,覆灭了西晋的统治,促使东晋朝廷南迁。氐族作为“五胡”的一个主要成员,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先后在北方建立了一系列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晋至南北朝这一时期,清水氐杨氏在现在的甘肃陇南地区建立仇池政权,氐人李特李雄父子在现在的成都地区建立五胡十六国第一国成汉政权,临渭氐苻坚在长安建立了前秦,略阳氐吕氏在现在的甘肃武威地区建立起了后凉。其中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实力最强,在历史上最为有名。前秦在最鼎盛的时候,短暂地统一了整个黄河流域,和东晋隔江对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氐族是一个以定居农业为主的民族,其定居农耕生活可追溯到东周。在汉代,氐人已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经济。《华阳国志》谈到武都郡的情况时说:“其人半秦,多勇戆。出名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顷险势,氐傁常依之为叛”。

瞿堆百顷就是现在甘肃西和县的仇池山。南北朝时,除了外徙的氏人逐渐被汉化外,秦岭以西、宕昌以东的氐族农业也有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书·诸夷传》云:“武兴国地植九谷……种桑麻。出紬、绢、精布、漆、蜡、椒等。山出铜铁”。随着农业的发展,纺织工艺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早在东汉时,氐人的纺织品已输往内地。《说文》云:“絣,氐人殊缕布也”;“纰,氐人也”。

氐人利用麻缕,织为异色相间的“殊缕布”,畅销内地。漆、蜡的生产,亦说明氐人的手工艺达到一定水平。前秦时泾水渠的开凿及区种法的推行,均有助于氐、汉等民族农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氐族的姓氏多与汉姓相同。而且朝代越往后,氐人取汉姓的就越多,氐族姓氏出现的数量就越大。另一方面,从地理上看,靠近汉族地区的那些氐族人,由于受汉化的影响,取汉姓的比较多,离汉族地区比较远的氐族人,取汉姓的就少一些。氐族姓氏中仍保存有本民族特色的姓氏,比较典型的如:仇氏、符氏、唤氏、强氏、姜氏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仇、符两姓,似源于氐族先民对仇池、蒲草的图腾崇拜;而吠、强二姓,则可能得名于吠提、通川这两个地名。氐族的姓氏不同于羌族,其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氐人没有复姓,而同时期的羌人仍是以复姓为主的。当然,由于通婚等原因,氐、羌在姓氏上也还是互有影响的。

魏晋十六国时期,氐族的婚姻形态主要为族内婚姻制,即嫁娶限于本民族之内,同时,具有同姓不通婚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方面反映了氐族在大量迁往内地以前,其阶级社会的发展还不充分;另一方面反映出,内迁氐族是如何通过民族内婚制,企图保住自己的民族血统和特征。但由于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氐族的内婚制已经受到挑战,逐渐崩溃。而通过与汉、羌等族的通婚与融合,氐族最终在历史上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