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凌晨,吉林珲春一处矿区门口,摄像头拍到了一只慢悠悠走过的老虎,它体型健硕,是只完全成年的东北虎,前爪上还有非常明显的血迹。
在矿区门口开小卖部的老板说,老虎还咬死了一只看门的狗,前爪的血迹估计就是那条狗的。
不过,这与以往的老虎下山进村不同,矿区其实就位于保护区范围内,出现东北虎是常有的事,小卖部老板还表示,在刚过去2023年的10月、11月都有东北虎出现过。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去年11月6日,矿区的监控拍摄到了东北虎的身影,当时相关机构就发出了预警,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12月31日,又有一位网友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只东北虎,据网友介绍,他之前就已经拍到过东北虎了。
12月30日还曾播报了关于东北虎捕食东北豹的事件,那只作案的东北虎被人们编号为112。
而最近这只跑到矿区门口的东北虎,因为缺少侧面的高清画面,无法看清它身上的花纹,因此暂时也无法确认它是不是当初杀死东北豹的112号。
根据多方目击显示 ,东北虎的出现不是一次两次的特殊现象,在吉林省珲春市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
这是因为珲春市位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中心位置,这里东北虎的密度很大,因此时常见到有老虎出没。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处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东起吉林省珲春林业局青龙台林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接壤,西至吉林省大兴沟林业局岭东林场,南自吉林省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北到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三道林场。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行政区涉及吉林省3个县的17个乡镇,黑龙江省的3个县9个乡镇,占地总面积149.26万公顷。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处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多风少雨干旱,夏季炎热短促,秋季气温迅速降下,冬季寒冷而漫长。
公园内地势复杂,因此形成了多种复杂的小气候,气温最高可到37.5℃,最低可以到零下44℃,降水集中在每年5-9月。
公园内有93.32%的植被覆盖率,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高等植物150科406属666种,有东北红豆杉和长白松两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松、钻天柳、水曲柳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共9种。
公园内的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包括东北虎、东北豹在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棕熊、亚洲黑熊、猞猁、马鹿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3种。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物种多样,能供东北虎捕食的猎物也很丰富,因而东北虎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中。
另外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主要有煤炭、油页岩、石灰石、黄金、花岗岩、大理石、玄武岩、铁、钨、钼等。
丰富的矿藏加上增多的东北虎数量,才有了东北虎出现在矿场的一幕。
东北虎与人
人与兽的矛盾,一直是备受人们争议,时常被谈论的话题,东北虎伤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在2002年,珲春市就曾发生了两起严重的东北虎伤人事件,一起是农民曲双喜在马路上被下山的东北虎咬伤,一起是东北虎咬死了一位林场女工。
关于第一起事件,根据当事人曲双喜的描述,当时他上山给村民送粮食,在下山的时候遭遇老虎袭击,自己被甩进沟里才捡回一条命。
可后来调查小组重回现场时,在沟里发现了曲双喜的外套和滑雪板,现场还有被人为分割过的马鹿肉。
在铁证面前,曲双喜不得不说出真相,原来他当时与同伴上山,并不是为了送粮食,而是趁着天降大雪上山偷猎。
他们用两块木板制作滑雪板,来到之前下套的地方,发现了一只马鹿。当时马鹿身上明显有伤口,应该是东北虎咬伤的。
在他们将马鹿带回家的途中遭到东北虎的袭击,最后东北虎将曲双喜叼起甩到沟里,转身啃食地上的马鹿肉,曲双喜才因此捡回一条命。
据此,工作人员推断,东北虎之所以袭击曲双喜,是因为他带走马鹿肉,被老虎当做争夺食物的对手,并非东北虎主动发起袭击。
关于第二起东北虎咬死林场女工的事件,调查人员在找到这只肇事的东北虎后,发现它的脖颈处被铁丝勒住,命悬一线。
珲春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立即成立抢救小组,将这只东北虎麻醉后,在笼子里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这只东北虎的气管和食管已经全部断裂,背部受了严重的伤,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伤口已被严重感染。
尽管医务人员成功它的对气管和食管进行缝合,但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开裂,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最后医疗专家对其解剖,发现伤口缝合处长出了肉芽,死亡原因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导致的并发症。
关于这起袭击事件,专家分析可能是因为老虎被人类陷阱套伤后,对人类产生了敌对心理,才会有攻击行为。
从两起事件中可以看出,人类受到东北虎袭击,基本都是因为人类一方有意无意地触犯到它们。
老虎的攻击主要是出于自卫或是饥饿捕食,不是特别饥饿的情况下,它们是不会冒险攻击人类的,当然,如果它们感知到了人类对它们的安全构成威胁,它们也是会主动攻击的。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食物充足,东北虎在这里安逸生存,是不太可能会主动攻击人类。
不过东北虎之所以不把人类当做食物,是出于对人类的陌生与恐惧,倘若它们尝到了人类的味道,很可能会出现主动袭击人类的情况。
另外东北虎与人类互不打扰,也是它不伤人原因,如果它们长期在人类的居住区出现,渐渐地熟悉了人类的存在,那就极有可能出现袭击主动袭击人类的事件。
对于东北虎的处理
如果与一只东北虎相遇,一定不能表现出惊慌,更不能试图逃跑,要知道东北虎的冲刺速度能达到每小时80千米,人类的两条腿是不可能跑过它的。
逃跑只会让东北虎知道你是怕它的,进而产生追捕欲。遇到东北虎正确的做法是站在原地,与它对视。
老虎属于伏击型的捕猎者,它们捕食是偷偷潜伏到猎物后方在发起袭击的,如果被猎物看到,它们一般会放弃攻击。
有人曾做过实验,在一些动物的屁股上画上眼睛,被老虎捕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饱受孟加拉虎摧残的印度人深谙此道。在20世纪之前,印度的孙德尔本斯每年有五十到六十人死于老虎袭击。
这里的孟加拉虎已经尝过人肉的味道,将人类列入它们的食谱,一旦人类弯腰工作,老虎就会发动袭击。
为了对付老虎,当地的印度人一开始会乞求森林之神保佑,后来又衍生出祭拜虎神的仪式,但后来大家发现,这样的仪式反而不如有鼻子有眼的面具更好用。
于是渔民和丛林民便将这种面具反戴在脑后,老虎无法判断真假,看到面具上大大眼睛后以为伏击被识破,不愿再冒险猎杀人类。
所以,在与东北虎狭路相逢的时候,切忌转身就跑,在逃离的时候也要尽量倒退着走,避免将自己的后背留给它们。不要试图攻击东北虎,那样反而会激怒它。
总之,在野外遇到东北虎一定要表现镇定,只要你心里不慌,慌的就是对方。这是场生死的考验,更是种心理的博弈。
如果有能力杀死东北虎时,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是能将其杀死的。
根据相关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其造成伤害要负法律责任,但当它们威胁到自己生命安全时,可以采取必要防卫措施,在防卫过程中造成保护动物损害的,原则上不承担责任。
不过,防卫明显过当,或借防卫的名义故意伤害,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在面对严峻的人虎冲突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舆情控制体系,及时管控。
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向民众科普东北虎的物种知识,让人们了解它的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尽量避免与它们的接触。
另外要向民众传授一些规避和预防的知识,以及遇到东北虎时候的自救方法,让民众在遇到东北虎时候不盲目自救,提高虎口逃生的可能性。
对于人虎冲突,更多的是需要政府进行管控,通过生态空间规划,设立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自然保护地,尽量让人与虎隔离开来,互不打扰是最有效的方式。
还应尽快摸清公园内东北虎的数量等各项数据,建立长期监测制度,准确掌握它们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能有效预防它们可能存在的隐患。
面对人类与东北虎的生存问题,需因地制宜调整当地产业结构。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矿产资源丰富,但也是东北虎的必要栖息地,应该及时协调采矿业与东北虎之间的矛盾。
比如尽量不要大规模开采,避免破坏它们的栖息地,采矿工人应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采矿期间可以通过一些声响来驱赶东北虎。
人与虎之间是相互尊重的,人类不主动去招惹它们,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它们在自己专属领地中生存何乐而不为,为何还要费力跑到人类的生活区域捣乱呢?
保护东北虎栖息地,人与虎相互隔离,是必要的手段。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人与虎应当有各自的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