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尔滨文旅为了迎接南方小土豆,整齐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让他们齐聚中央大街街头,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们,这个是当年威震天下,让老毛子都整不明白,肝颤的索伦三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达斡尔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分通晓蒙古族语。

关于达斡尔族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黑龙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室韦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渊源。还有一种说法是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一种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说法是来自江西。

鄂温克族(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在俄国被称为埃文基人。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鄂温克族的人口数为34617人,人口少而分布广,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族交错杂居。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其主要聚居区,地属大兴安岭西侧缓坡和草原。

鄂温克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最为突出的是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历史上异地而住的鄂温克族居民,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

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族的祖先也是“室韦”,即森林人。过去,他们依靠一匹马、一杆枪、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赶着樟狍、野鹿,游猎在辽阔的林海里,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他们世代生活的大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那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生产方式也从游猎转为农耕,但狩猎仍是他们传统和擅长的生产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现在这三兄弟没事打打猎,养养驯鹿,而且在爆火的视频里看着和蔼可亲,可是他们的祖先可是一点也不低调。那可是守护国家河山的大英雄。更是威震周边敌人的无敌之师。作为东北人,从老辈人口中得知,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现在的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东北真正的原住民,索伦三部可谓是历史悠久,从周天子灭商的时候,鄂温克族就代表东北前往西安进行朝贺,契丹族后裔斡尔族更不用说了,现在的俄语,希腊语包括中古英语对咱们整个中国的称呼还是契丹的发音。

之前咱们提到,索伦三部让老毛子肝颤是因为什么呢?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攻占了雅克萨城,面对装备先进火器的沙俄,骁勇善战的他们打得对面那王牌部队哥萨克骑兵抱头鼠窜,先后两次大破敌军一举击碎了侵略者翻越大兴安岭侵占松嫩平原的野心。除了打的沙俄抱头鼠窜,还有一些其他辉煌战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斯库鲁克之战:这场战役是清朝乾隆年间清军与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的战役。在此战中,索伦劲旅以九百兵力击溃敌军六千之众,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清军充分发挥了索伦部士兵耐苦战、耐饥寒,体力惊人、射术精准的特点,成功击败了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布通之战:在这场战役中,索伦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作为清军的先锋,勇猛冲击敌军阵地,为清军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昭莫多之战:这是清朝康熙年间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战役。索伦兵在这场战役中也表现出色,他们与其他清军一起追击并消灭了噶尔丹的残余势力,确保了清朝对西北边疆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小金川之战: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之战中,索伦兵也参与了战斗。他们以其勇猛善战的特点,在攻坚战和山地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清军最终平定大小金川立下了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在近代的抗日战争中,索伦三部的后裔也积极参与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他们与其他东北地区的民族一起,组成了抗日联军等武装力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游击战和阵地战。尤其是在举世闻名的江桥抗战中,迎着漫天的炮火,大破小鬼子的骑兵队打的这帮小鬼子是屁滚尿流,在抗日战争中出征几万人,而活着回来的连一千都不到。他们用猎枪弓箭和长刀与日寇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了脚下的热土,却又默默无闻地回到了他们的山林和草场,去过最平静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祖国的需要,黑龙江这块被工业文明冲击的土地。曾经的绿色草原被铺满铁轨的城市和工厂所取代,曾经的游牧民族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改变,根据2021年的人口统计,索伦三部中,鄂伦春只有九千一百多人,斡尔族就十三万两千多人,鄂温克族有三万四千多人,但其中依旧居住山林,饲养驯鹿的鄂温克族只剩下两百多人。要不是这次“尔滨”哈这全国人民的爱,重新让他们聚首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估计会再难能人记得这三少民众曾经辉煌的过去。为守护中华边疆付出的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