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高达522.1万量,首次超越日本的430万辆,登顶全球榜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奇怪的事儿就发生了,英国的《经济学人》就忍不住第一时间跳出来了,在其杂志封面上P了一张图,中国的电动汽车如陨石、彗星一样,冲撞向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学人》的这个封面用意是再明白不过了,就是把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形容成陨石彗星,会毁灭西方的汽车产业,甚至是毁灭地球。

真TM让人恶心。

而更让人恶心的,是在10年之前,在2013年之时,当时的《经济学人》曾P了一张杂志封面,是“巨龙缠绕地球”的漫画,标题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用以对我国进行恶毒的诋毁与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的科学技术远不及它们之时,它们给我们扣污染的罪名与帽子;而当我们弯道超车,超过它们之时,它们就反过来污蔑、攻击我们毁灭地球

这就是美西方无耻的流氓逻辑与流氓本性。

无论我们做什么、如何做,无论我们是落后还是领先,在美西方国家眼里,我们都是有罪的,它们总是能给我们扣上一个罪名。

其实,美西方这么无耻、这么双标,即使是一些美西方的网民都觉得无法忍受。比如有西方网民就愤怒的谴责《经济学人》: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忍受“中国不能X 、Y、Z”的文章。中国总是错,但他们(经济学人)从来没有吸取教训,他们是一个病态的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美西方不仅仅是对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心生恐惧甚至进行妖魔化,对我国的芯片产业特别是高端芯片产业,更是如此。

比如对于我国在先进光刻机上的一系列突破,美西国家的话术就从中国不可能造出先进光刻机变成了中国突破先进光刻机是对市场的伤害。

主打一个不要脸。

不过,美西方国家、美西方媒体的这种无耻又有什么用呢?它们面对我国的快速发展、进步,面对我们从跟随者到领先者地位的转变,只能无能为力,只能歇斯底里,变成一个常态。

也就在美西国家的歇斯底里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将实现伟大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