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居室求学(四十三)

诗人们自动结合编辑合集,以我有限的见闻,只见过郭沫若、田汉、宗白华三人合出的《三叶集》。这本集子主要是三个朋友的通信,内容以谈诗的创作和读书为主,不是诗歌选集。第二本有点特殊的多人旧体诗词合集,就是聂绀弩、舒芜、陈迩冬等人的《倾盖集》。这本集子收入的作品是九位诗人自选的,用老话说就是九位朋友以诗相聚,是诗会雅集。诗集在东南一隅出版,从装帧设计、排版,到字体选择、印刷用纸,都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所以,这本书拿在手,先不看内容,只瞧瞧书的形式,就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如此费心编辑出版书籍的人和机构,这些年几乎没有了。而能写出《倾盖集》里那种高水平诗的,可能也很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谚语:"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有的人,哪怕我与他相处到老,也感到陌生;有的人,一见如故,好像前世就应该是朋友。《倾盖集》的作者,我一个也不认识;半数作者,我读过他们自著或编著的书。拿到这本高雅简洁的集子,先看封面:俞平伯题签;打开扉页:叶圣陶题词;勒口:封面设计辛之、龙光;内文字体:仿宋。总之,这本书的形式美,让我感到舒服。对书,我有洁癖。我过去曾买过的几本书,作者、内容都是我喜欢的,但装帧设计俗不可耐,我就再包一层牛皮纸的书衣遮丑,或者干脆撕掉,自己再做一个封面。

有一本笔记里谈到,王羲之有经国之才,后人却以书圣视之,是件可悲的事。《倾盖集》里的聂绀弩,从监狱释放回京后,与几位诗友往来,也练书法。这位老资格革命者,曾在香港以左派文人的面貌大写鲁迅式杂文的才子,晚年却以诗出名,并且他的诗名竟传到中枢南书房行走聚集的玉泉山,高层文士击节大赞聂诗。在鲁迅故居的书屋,我买到一册由高旅为聂编的《三草》,读过后心里难受。

"豆上无坑不有芽,手忙刀快眼昏花。两三点血红谁见?六十岁人白自夸。欲把相思栽北国,难凭赤手建中华。狂言在口終羞说:以此微红献国家。——《削土豆种伤手》"聂绀弩在北大荒劳动时,已是老年人,手被刀伤,却以诗自嘲自娱,把痛苦变成了诙谐的诗。这类聂绀弩风格的诗,我读过后只有含泪的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剑的自由体诗,比他的格律诗要好。我读过他的几本诗集和散文集,真正体会到"风格即人"的诗论是有道理的。在《倾盖集》里,吕的几首感怀故人的作品,还是他笃于友情的性情流露。"忽闻故人至,倒屐出门迎。把握未及释,欲言已泪零。""我有同心友,结交三十春。十春或一见,一见弥情亲。不因某负俗,轻之如路尘。"吕剑的旧体诗,以我外行的眼光看,是古诗十九首的路子,他对友情的咏叹,切合《倾盖集》的中心要求。吕的散文,质朴文雅,他写的孙犂访问记,是散文名作,孙犂本人也认可吕对他的素描。有一篇作品,可见吕的为人:他家乡的一位文学青年,曾寄作品请他指教,他提了意见。过春节时,那位青年给他寄了一点土特产,他们老夫妻反复商量,觉得收礼物不好,就退回去了。青年寄来的东西只是几斤核桃,他都不收。他的人干净,诗也干净,但诗味也随之平淡。

陈迩冬、舒芜的古典文学造诣很深。我的几种白居易、苏东坡的诗文集,编注者皆是陈,他的格律诗,放到唐代诗人集里,亦难辨是今人所作。但他的思想感情、诗的内容,还是眼前的、切身的。"京华东直路,人境左家楼。江汉思归客,河汾忆楚囚。"这首《寄绀翁》,是实记他去看望聂绀弩。聂返京后住东直门外的左家庄。在诗里,东直门不"直",是"左"害了聂,而偏偏住在叫"左"的庄里。聂是湖北人(楚囚)却又被羁押在汾河边的稷山、临汾。聂的诗友,只能在诗里哀叹聂的命运,却无力改变聂绀弩,也无力改变自己。他们的诗,把国家、个人的遭际汇聚成帙,既为不幸的时代作注脚,也为个人的心情留档案。

不能不说,经过长时间的精神折磨,有几位诗人的情绪陷入悲观,晚年只以诗酒解忧。孙玄常、荒芜的作品,在九人中就显得比较突出。孙的《金缕曲》寿次园六十初度,说明了他的人生态度:"历尽沧桑矣。到而今,日月昭昭,吾心不愧。丁巳欣逢花甲岁,过了匆匆半世。莫嗟叹,人生似戏。一介书生犹往昔,却依然,两袖清风耳。歌盛世,岂辞费? 别来无恙非容易。沐薰风,雪消冰泮,正宜春睡。三月凤城花满树,造化多情有意。看枝上,鹊鳴迎喜。知命安心添寿考,顺天年,何必三更起?将进酒,休辞醉。"诗友间相劝,虽情绪低落,然则感情真挚。

请读《倾盖集》。

>>作者简介:

卫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审,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丹枫阁》《陈谷集》等。

作者:卫建民

文:卫建民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