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崔阿婆是重庆市秀山县人,“最近休息时感呼吸费力,老觉得有东西卡脖子,症状一天比一天重,越来越难受,心里嘀咕着,是不是跨不过这个坎了,越来越焦虑。”

原来,崔阿婆今年8月初在家不慎摔倒后,右股骨颈骨折,术后1周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先后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在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长达45天,后拔除气管切开导管出院。

出院后阿婆出现活动后气促,肺部CT提示气管狭窄,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但症状一直未缓解,甚至越发严重。崔阿婆家人通过多方打听,得知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呼吸介入技术知名度很高,于是家属决定带阿婆来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三科(呼吸重症监护病区,RICU)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院时,崔阿婆呼吸极度困难,心率150余次/分,血压200/120mmHg,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吸氧浓度100%,但血氧仍未得到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低至50%,且出现神志异常,躁动不安,无法配合治疗。

接诊的曹君副主任医师查看患者外院CT,发现阿婆的气管内径仅约3mm(正常的人体约1.5-2cm),几乎堵塞了全部气管,气管极重度狭窄,随时可能发生窒息死亡,命悬一线,开通气道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君副主任医师忘记了本是周末与孩子的约定,全身心的投入了抢救,临危不乱,一边指导抢救,一边给休假的李建民主任打电话,告知病情。李建民主任15分钟内立即赶到医院,带领团队开展讨论如何让崔阿婆“狭缝生存”快速解决致死性气道狭窄的问题,又能降低创伤及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建民主任仔细斟酌后认为,虽然风险高,但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道重建是目前的唯一选择,立刻组织医护抢救团体于床旁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气道内满布黄白色粘性分泌物,予以吸引后见狭窄段仅留一线气管通道,约3mm,为结构性瘢痕挛缩型狭窄。

李建民主任当机立断,立即经支气管镜行多次球囊扩张气道,直至将气管导管顺利置入狭窄部位,维持患者的呼吸通道、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团队所有医护人员那根紧绷的弦才放松。患者脱离危险后第二天经支气管镜置入气道覆膜支架打开气道,3天后康复出院。

李建民主任介绍,良性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右中间段支气管因各类良性病变引起的气道狭窄,可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处理是介入呼吸病学领域的一个难点,其治疗目标或终点应着眼于缓解患者的症状,维持患者的生存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对患者心肺功能要求低,可最大程度免除外科手术带来的痛苦和更高的风险,已成为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呼吸三病区 陈令佳 谢燕芝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