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走进双流区黄水镇杨公社区“臻爱田园”,一条新修的1500余米长的田园绿道蜿蜒向前,两旁是通过实施农用地整理,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从高空俯瞰,这里田成方、水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沃野千里”的大地景观正在金马河畔的黄水镇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走健康绿道 闻稻需看“丰”景

既闻稻谷香,又见好“丰”景。

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如何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双流区黄水镇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稳收入,强化耕地保护严防耕地“非粮化”,统筹抓好撂荒耕地治理,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抓好粮食稳产保供,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黄水镇杨公社区与成都至邦农业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农业新模式。这意味着未来各村(社区)还将根据片区的具体情况打造更完整的产业链,接轨现代化,将商路打通,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群众共同致富,成就黄水的美好“丰”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我们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黄水镇党委书记詹倩表示,近年来,黄水镇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镇社区组三级网格50个,开展农村散居院落环境治理提升项目37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后初晴,正值周末,黄水镇杨公社区“臻爱田园”绿道上游人络绎不绝,大家或信步深入田间地头的绿道,徜徉多彩花海。“网红”小姐姐们打开手机,和粉丝们分享着田园风情;村里的大姐们,唱起欢快的小曲,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1岁的刘素芳老人习惯傍晚在社区绿道上散步,“现在的生活环境好多了!”谈起社区近些年的变化,刘素芳连连称赞,“河水干净了,树木增多了,临街的老房子修缮一新,休闲广场被利用起来,大家生活更舒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臻爱田园’绿道不仅成为了社区里的一道风景线,也有效串联起社区里农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杨公社区党委书记夏治洪说,近年来,社区坚持“生态宜居,发展长效,人民安乐”的发展核心,坚持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而“臻爱田园”项目通过引进顶鲜农业、肯德基、盒马生鲜、昆山配送中心、益雅农业等产业化项目,带来约1亿元的投资,为杨公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杨公社区集体经济年收益达30余万元,60%以上的村民在“臻爱田园”从事相关工作,人均年收入3万元。

杨公社区也通过“臻爱田园”搭建“数字农业+乡村振兴”服务平台。目前,杨公社区已有2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追溯平台,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链接“溯源中国”数字平台,搭建了“数字农业+乡村振兴”一站式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服务平台,完善“天府品牌”商标矩阵,基本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建设标准化模式。

打造大地景观 飞机起落与田园水美融合

据了解,飞机起降在1000米以下的中低空时,人眼可以看到机舱外的整体格局和色彩,包括农田底色、山脉轮廓、河流湖泊、城乡关系及边界、城市结构 (城市中心、主要廊道、大型开放空间、路网)、城市肌理、城市主色调等。在400米以下的低空尺度时,人眼则可以看到大量人尺度的景观细节,如植物种类、街区形态、建筑轮廓、屋顶细节、建筑色彩、开敞空间、乡村聚落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黄水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对桂花社区、云华社区航线区域进行大地景观再造,在绿道建设的同时,通过强化底纹、屋面整洁、理水塑岸、美路亮景、突出标志、灯火阑珊六大策略,对15000亩的花田及周边区域进行大地景观再造,让空中视角下的黄水整体留得下印象、局部经得住欣赏、过程带得起节奏。

云华社区党委书记黄忠说,如果你的飞机是在双流国际机场起飞或降落,你看到的将是:沃野千里的天府锦田和星罗棋布的精美林盘。

在云华社区,漫步花田绿道,干净整洁的路面、粉墙黛瓦的民居,还有精心规划的走廊亭台,彼此交相掩映。云华社区人自豪地认为,“如今的社区可不一般,过去是想着法往城里跑,现在是城里人到我们这来,一拨又一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统计,这个过去无人问津的小社区,如今逢到周末,游客量最多时一天可达10000多人。黄忠打趣说,每逢节假日游客多起来的时候,社区干部就是交通疏导员,就是环境卫生督查员。

今年端午节期间,云华社区联合空港花田公司推出了一项特别火爆的旅游节事——空港花田格桑花艺术节。阳光下空港花田五颜六色的格桑花一望无边,随着高高低低的丘陵此起彼伏美不胜收,百万株格桑花争相绽放,结合精品花境、熊猫艺术展、飞机模型展,共吸引客流约15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近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00万元。

黄忠告诉笔者,“我们想通过绿道的串联,一方面通过实施农用地整理,对田、水、路进行综合整治,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建成‘田成方、水成网、路相连、渠相通’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另一方面,也想着把地方的林盘资源盘活,让村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乡村旅游就在家门前,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

绿道焕新升级 创业就在家门口

绿道与自然的融合,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在云华社区,纯天然的山泉水、原生态的绿宝石梨树给杨琼的手工作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走进杨琼的手工作坊,弥漫着满屋的豆花香和绿宝石梨香。这里每天都有起大早的城里人、村里人赶过来。“他们奔的就是我们用传统石磨磨制的新鲜豆腐和手工制作的新鲜麦饼、玫瑰糕。”杨琼告诉笔者。

“回来后也没想过其他,把祖传的手艺重新拾起来就是自己的初衷。”2013年,家乡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绿道的延伸,让当时在外打工的杨琼看到商机的同时也触到了希望。

杨琼的“云华别院”,已经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融为一体,成为云华社区的品牌。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除了品尝山泉水制造的豆浆,还能体验完整的手工制作豆腐的乐趣。“这个店已经成为当地游客量统计的晴雨表。”黄忠不夸张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笔者采访中了解到,花田绿道建成后,像杨琼这样返乡创业的居民不在少数。有开起农家乐的,有办起鲜花苗圃超市的,还有建起民宿客栈的。黄忠介绍,云华社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以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左右。

今年,已建成花田、柳河、红桥、花龙文武、白塔、臻爱田园等12条绿道,新增2.26公里,总长度已达10多公里。除增加绿量、链接生态等功能外,黄水镇绿道在功能叠加、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等方面特色愈加鲜明,为居民带来更多幸福感。(杨显云 宿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