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刘三兄弟三人,有两个哥哥,那时家里贫寒,母亲生他时难产去世了。父亲总是认为刘三的出生不吉利,所以对他有偏见。刘三成年后,两个哥哥相继结婚了,为娶两个嫂嫂家里的积蓄早已经花光了,还欠了一些外债。到了刘三娶妻的年纪,家里只有三间草棚了,刘三父亲任由他打起了光棍。

这一天,刘三大清早准备出去割稻子,隔壁村的李媒婆把他堵在了门口,笑盈盈地对他说:“刘三,你有喜事了!”刘三一头雾水,问道:“李媒婆,我刘三穷得叮当响,喜从何来?”李媒婆拿下他手里的镰刀,把他拉回家里,坐下后对他说:“我们村的江梅的老公去世一年不到,留下孤儿寡母。人走茶凉,江梅的小叔子结婚要新屋,公婆急着把江梅嫁出去。我看你人品不错,江梅虽说是带俩孩子的寡妇,可她比你还小一岁。你看你这个屋子,要想找大姑娘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刘三的父亲从里屋走出来,对刘三说道:“我看这事能成,寡妇出嫁又不要彩礼钱,你就和江梅搭伙过日子吧,好歹有个婆娘给你洗衣做饭。也省得别人戳我的脊梁骨,说我偏心老大和老二。”在父亲和李媒婆的劝说下,刘三点头同意了。没过多久,刘三和江梅举办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

婚后,江梅把一双年仅四岁的双胞胎姐弟接到了刘三家一起生活。两个苦命的人惺惺相惜,在一起过起了日子。

刘三心地善良,他从出生失去了母亲,又受到父亲的嫌弃,深知没有父爱的痛苦,对俩孩子视如己出。夏天,他下河摸鱼和河蚌,冬天农闲,他上山砍柴,换些钱交给江梅,他的口头禅是:“给孩子们买点吃的,他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江梅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江梅不止一次对刘三说:“刘三,你是个好人,我给你生个孩子吧!”刘三总是说:“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以心换心,我从小带大的孩子会和我亲的。家里这么困难,再生孩子就多一份负担。”

就这样,刘梅没有再生孩子。一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刘三历经千辛万苦,继子女都上了大学,各自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城里成了家,买了房子。两个孩子周末经常回来看望母亲和继父,两人感到非常欣慰。他们觉得终于苦尽甘来。

网络配图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江梅六十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经百般求医无效。临终前,她拉着儿女的手,含泪叮嘱道:“你们继父是个好人,为了你们有学上,放弃了做父亲的权利。不管我活不活在这个世上,你们都要给他养老送终。”看到一双儿女点了点头,她才撒手人寰。

江梅刚去世的那几年,两个孩子还经常回来看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回来少了,到最后,只有清明为母亲扫墓时才会顺便看望刘三。村里的人都为刘三打抱不平,刘三却淡淡地说:“孩子们在城里工作忙,对我可孝顺了,他们经常给我打电话哩。”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刘三对着江梅的遗像经常暗自垂泪。

刘三七十多岁的时候,经常犯糊涂,丢三落四,经过医生诊断,得了老年痴呆症,刘三的侄子侄女认为叔叔为了一双继子女,耗尽了毕生的心血,继子女有赡养的义务,于是把刘三送到了继子女家。刚开始时,继子女迫于舆论的压力,兄妹俩商量说一家养继父一个月,两家轮流养继父。

可是不到三个月,刘三走失了几次,被好心人或者警察送了回来。两人开始不耐烦了,开始嫌弃养父。

网络配图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刘三在继女家,倒完开水后,他把开水瓶随手放在地上。三岁的孙子小宝,一脚把开水瓶踢翻了,开水烫伤了小宝的脚。等继女听到小宝的哭喊声跑进厨房,小宝的脚烫得又红又肿。继女抱着儿子,冲进了刘三的房间。刘三已经睡着了,继女的丈夫一把掀开刘三的被子,揪住刘三的衣领,把他揪了起来。可怜刘三连鞋都没穿,就这样被继女婿扔到了屋外。他嘴里含糊不清地“呜呜”地哭着,一边敲着继女家的门,可是却没有人给他开门。

刘三赤着脚往楼下走,碰到了一个好心的邻居,邻居给他穿上鞋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刘三在派出所嘴里始终含糊不清地说着一句话:“家,我要回家,回自己家。”这一次他没有糊涂,他清楚地说出了自己原来家的地址。派出所的人连夜把他送了回去,他的侄子侄女无奈,把刘三暂时安排在原来的屋子里生活,经常去照顾他。

网络配图

过了一段时间,刘三的村子被划为经济开发区,房子征收得了一大笔钱,还分到了一大间门面房。继子女知道后,拎着礼品回了村子,表示要接刘三到城里去养老。刘三躲闪着不愿意去,继子女和刘三的侄子侄女开始谈判。刘三在一旁摇头晃脑地听着,忽然,他用无比清晰的声音对继子女说道:“我要去敬,敬老院,钱多了就给敬老院,我哪家也不去,门面房给我侄子,和你们无关。”这是几年来,刘三头脑最清晰的一次。说完,他把继子女往屋外推。

刘三的侄子侄女尊重刘三的意见,第二天,把他送进了一家养老院。

三年后,刘三去世了。按照他的遗愿,他剩余的钱都捐献给了敬老院,以帮助更多的孤寡老人。(故事完 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