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正午烈阳高照之时,胡琏将军立于高台之上,神情严肃,台下是一群身着军装手拿大刀的国民党士兵,他们眼神坚定,群情激昂,高举誓师之拳,一声又一声高喊着“血战到底”

这是胡琏将军带军队于日军决战前祭天的一幕,曾让无数人动容的祭天誓词就来自于此。后世有人评价,这是万千将士的遗嘱,因为他们即将前往的战场是凶险万分的石碑保卫战,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这场艰险的战争中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琏将军)

一、激战爆发

1938年开始,日军已经深入我国中部地区,与国民党军队在武汉多地发生激战但由于中国军人的誓死抵抗,日军始终没能打开重庆的大门。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日军完全没有想到,本以为三个月就能拿下中国,却足足拖到了1943年,日军的补给已经严重不足,战争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1943年5月21日,被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白刃战”在湖北宜昌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鄂战役部署)

石牌古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同时又是长江途中要塞之地,日军若想顺利渡江必须攻占石牌,石牌之战引线点燃,战争一触即发。

很快,日军派遣精锐部队开始进攻石牌,炮弹像雨滴般落在这个古镇上,接二连三的进攻使的硝烟火海四起,战士和百姓死伤惨重,整个石牌宛若人间炼狱一般。

当时的国民党掌舵人蒋介石在中央焦急万分,他深知石牌古镇的重要地位。于是他向当时负责石牌保卫战的将领,打去电话询问战争胜利的把握,但当时日军装备先进、来势汹汹,战斗力极强,谁都没有把握一定能守住石牌,将领只好回复“血拼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面对这种情形,时任国民党第11师师长的胡琏提出了一个计策,那就是利用险要的地势采用白刃战的方式来守住石牌,于是这场规模庞大的白刃战在石牌战场打响。

所谓的白刃战就是双方采用刺刀、枪托等进行近距离战斗。这种战斗方式要求士兵要有极强的心理素质,突袭才有奇效。

但这种战斗方式的困难程度也可想而知,如此贴身的战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完全靠将士们的个人身体与心理素质硬撑,周围的同伴们会一个个倒下,可谓残酷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刃战)

不仅如此,源于民族的武士特色以及日俄战争的积累,日军的白刃战战术水平极高,因此在拼刺刀的功夫上,和日本人相比,美国都要逊色一筹。

胡琏将军也是在无奈之下,才铤而走险,希望能靠将士们的肉身拼搏杀出一条血路来,守住石牌古镇。

二、白刃战突袭日军

胡琏勘测了地形之后,大胆地将士兵主力安排在了北斗要塞之处,其余地方只安排部分士兵防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牌战役)

日军看到了我军主力,求胜心切的日军立刻向北斗之处进攻,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进入四周合围的山谷,此时,士兵们悄悄地利用地形优势,包围日军,然后出其不意地冲了出来,与日军展开肉搏。

因为两支部队完全交织在一起,后方的士兵无法辨认敌我,不敢开枪也不能发射炮弹,只能徒步支援。

这是一场没有火器与硝烟的战争,将士们的嘶吼声和冲杀声代替了往日的枪炮声。

两军在因地形受限只能开展近距离战斗,我军士兵英勇无畏,他们身染鲜血不断向前冲锋,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斩杀在了刺刀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牌保卫战

日军尸体堆积如山,为了活下来,更为了保家卫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誓言。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中国军人用无畏的冲锋陷阵证明着自己的担当,更证明了“血战到底”的承诺。

3个多小时过去,我军有一万多人前赴后继地支援我军。最终,我国士兵取得了这场二战期间持续最久、规模最大的白刃战的胜利,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中有1500多名战士不幸牺牲,日军也死亡近2000人,伤者数不胜数。

中日双方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整个战场上血流成河,战况可谓是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

三、取得伟大胜利

这场白刃战结束后,第11师部队战士几乎全部牺牲。胡琏将军在战斗开始前,曾与中国远征军司令陈诚通话,并表示“不成功则成仁”,甚至给自己的家人分别写下五封遗书,第11师部队上到师长下到每一名战士,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守卫石牌。

5月31日,前方又传来一个好消息,日军竟然全线撤退了!这也让胡琏将军松了一口气。

他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日军大势已去。一方面,日军在与我军第18师的作战中连连败退,日军已经心生畏惧了,而且两个战场的牵制让日军疲乏,士气大减;另一方面,日军补给中断,靠空投物资无法支持继续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士兵)

日军对石牌之战的恐惧是不言而喻的,许多高层将军都为我军的气势所震撼,普通士兵那就更不用说。为保住已有的胜利果实,日军只能选择撤退,否则形势可能会发生更大的逆转。

石牌之战胜利的消息迅速传播到全中国的抗日队伍之中去,媒体甚至以“我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来称呼石牌之战,这种称呼虽然有夸大战果之嫌,就连宋子文都让蒋介石收敛自己的得意之态,注意军事宣传的可信度。

但这一战争的胜利极大鼓舞了我军士气,为我国反攻,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也是不容置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

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刻,黎明前的黑暗总是令人格外的煎熬。在这黑暗中,有人举起了火把。

石牌保卫战的胜利,是无数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取得的成就,他们以强大的意志,不惧死亡的意念以及保家卫国的决心,铸就了这场传奇之战,他们的生命会消陨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他们的精神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丰碑永存于人民心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纪念碑)

参考资料

余学新.石牌保卫战所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J].学习月刊, 2011(20):2..
简兴安.最后的国门——石牌保卫战中的动人故事[J].党员生活(湖北), 2015(9):2.
陆诒.石牌保卫战幕后[J].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