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后一天
恰巧是三末
周末、月末、年末
在苏州湾大剧院
我们遇见《如梦之梦》
上半场沉入梦境
中场跳回现实
欣赏了太湖烟花秀
下半场重新沉入梦境
随着剧幕缓缓落下
再次拉回到现实
听新年钟声响起
跨年之际
在梦境与现实间
丝滑切换
这个迎新仪式感
真是独特又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前,可然携众
精心打造央华版如梦
连续十年的巡演
长盛不衰,已然成为
中国演出史上的佳话
2023年如梦再出发
灵感源于绕塔修行的
莲花池舞台设计
跌宕起伏
曲折离奇的剧情
加上许晴张翰
张亮赵子琪
精湛的演绎
牢牢抓住了我们的
眼神和心灵
像施展魔法般地
引着我们在
民国或现代的
台北、巴黎、上海
北京、诺曼底
百年梦境中
不知疲倦地穿越
展开一场心灵奇旅
让我们从一个全新角度
看待人生,看待生死
长达八小时的演出
挑战观剧时间新极限
但沉浸戏中的我们
一点也没觉冗长
谢幕时还意犹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前在保利剧院
我看过《暗恋桃花源
感触良多
抒发于文字
这次来看《如梦之梦
因都是赖声川的大作
有种重逢的感觉
赖导是话剧界大咖
阅历丰富,见解深刻
如梦在他众多剧目中
是光芒最为瑰丽的存在
贯穿戏中的,我以为
有东方道家的启迪
庄周梦蝶
庄如梦营造梦境
浮生若梦,若梦非梦
有佛家的开示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也有古希腊的哲思
感知的世界
都是主观加工的产物
还有量子物理实验
意识或许是
组成这个宇宙的材料
这些似乎揭示了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只是思维
在物质层面的投射
也因此香兰和五号有
自己是人生的编剧
抑或是建筑师的感悟
观梦、造梦、入梦
人生匆匆过客
我们都是梦旅人

一百个观众眼中
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这话尤其适用这出戏
含有隐喻的对话
引人入胜的悬疑情节
似有似无的轮回元素
都会与不同的观众
产生不同的共鸣
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不例外地
也同样带给我很多启示
而且是多维度的
择其中,我觉得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
如梦之梦
用隐喻揭示着
你所处的世界
源于自己的创造
真正的桃花源
恰恰是根植于内心
而建构在外的
正如杨绛先生曾说过
世界是自己的
与他人毫无关系
从吸引力法则来看
宇宙就像一面镜子
你对它笑,它就还以笑
所谓一念天堂
当保持正向思维
涵养正能量
心存善念的人越来越多
彼此关爱
像剧中般的自他交换
珍惜眼前,享受当下
我们的世界
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庄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