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古诗六首赏读:梅花一点无沾惹,三友中间独岁寒

岁寒三友,通常是指的冬天长青或者开花的三种植物,一般是指的松竹梅。

而晚冬过年挂的图画和年画上,有松竹梅图案的,叫做岁寒三友图。

到了宋朝,岁寒三友图流行,成为年画图案的重要题材,象征友谊,长寿和坚韧的品格。

那么岁寒三友起源何时呢?

有人说,起源苏轼在黄州的一段艰苦经历,这里荒寒,远离繁华,乐观的苏轼写道,他的生活“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徐行欣有得,芝朮在蓬莠。”有人解读为,他将松竹梅列为寂寞生活的良友。实际上,这里的三益友,是指的朋友的好品行,语出孔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说朋友直率,体谅,见识广,是三种优秀的品质,能互相提升人生。

苏轼的弟弟苏辙种植柏树,也说它是三益友,这里是独指,没有梅花

那么三益友,是指的身兼美好品格的人物或者拟人化的树木。

那么岁寒三益友,变作流行的岁寒三友,也有苏轼的功劳,因为苏轼同样喜欢梅花。且他的一生几起几落,成为传奇。

那么到了北宋中晚期,就有人将松竹梅列为岁寒三友,并开始流行岁寒三友图。当然这里的三友,显然是拟人化的三个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苍官森古鬣,此君挺刚节。

中有调鼎姿,独立傲霜雪。”宋 ·张元干《岁寒三友图》

苍官是指的四季常青的松树或者柏树,松和柏因为长寿,在上古就被神话,所以称为苍官。

松柏垂下森森青色的枝条,如同老者的胡须,竹子站在风雪中,挺立着刚毅的竹节。

松竹之间,有着旖旎开放的梅花,它们傲着霜雪,成为寒冬一道风景线。

从松竹梅的历史来看,都可以上溯到夏商周三代,甚至更早。

轩辕柏,相传黄帝所种,至今五千多年,仍旧存活。

竹子承载着中国古老的文化文明,因为在纸张使用之前,人们是用竹子做弓箭,房屋,器具,柰子竹简。

而梅花用调鼎,乃是商朝皇家的宴席,必用梅子调味,以祭祀天神分享贵族。

松竹梅不仅耐寒,且历史上的它们都身份高贵。

很容易成为人们对于长久,长寿,乃至贵重的一种寄托。

不老松,长青竹,风雪梅,是自然的礼物,也是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

而岁寒,可以指的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一岁之始末的寒冷,也可以引申为人生岁月的低谷。

松竹梅长在,没有什么寒冬不会过去。它们是自然之友,更是人类心灵精神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百青钱一株菊,移置窗前伴松竹。

鲜鲜正色傲霜性,不逐重阳上醽醁。

谁云既晚何用好,端似高人事幽独。

南来何以慰凄凉,有此岁寒三友足。”南宋 ·王十朋《买菊一株颇佳置于郡斋松竹之间目为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未必是固定于松竹梅。

古人的随性随心和今人一样,也实在也浪漫,门前有桂有松竹,伴随晚冬,同样是岁寒三友。有人更大气,山水和流云,亦是他的岁寒三友。

这位,三百钱买了一株菊花,放在窗台上,伴着窗外的松青竹色,形成独特而幽美的共生存在,菊花灿烂,竹子刚直,松树婆娑低垂,像朋友夜话清谈,各有姿态,让寂寞的家居,忽然灵动起来,他说,本来觉得自己一个人漂泊在外很孤独,但是有了这样的景色,有了松竹菊三友伴岁寒,忽然觉得心情饱满。

我喜欢这种以眼前为寄托的生活投入感。

但凡能唤起和提振你向上心气的冬天的植物,你若觉得它是朋友,它就是你最好的岁寒之友。

何限松竹梅。那风雪中返青的柳树,雪里开花的茶花,款冬花,水仙花,都是岁寒至友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子封松作某官,相君复报竹平安。

梅花一点无沾惹,三友中间独岁寒。”南宋 ·刘克庄《十叠》

在传统的岁寒三友中,很多人钟情梅花。

因为梅花之美,和松竹不一样,乃是越是严寒风雪越开花,更显得有生命的张力和活力。

这位诗人的角度很清奇。

说松树被皇帝封为苍官,而竹子被相国用来报告平安。

只有梅花,无官无职,是真正自发的岁寒开放,是真正的岁寒之花,是自在又清贫,是清到极致花满树。

当然这种赞美,有着拔高和洁癖的嫌疑,但是最萧瑟的冬天,如果没有梅花,将何等沉闷啊。

好在,从来就会有梅花。因为这种花实在是接地气,山间林地,悬崖峭壁,乃至农田村舍,江南江北,处处有之。梅花自宋朝起,就是国民之花,乃至现在,是当仁不让的国花。

所以岁寒三友图,最点睛的,就是梅,有傲骨,有清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客风流云水际,两侯潇洒雪霜时。

如今三友交情密,不到岁寒人不知。”宋末元初 ·汤炳龙《题莫景行松竹梅图》

实际上,现实中松竹梅在同一景致中自然出现的状态不多。

因为松树往往生长在高海拔的山上,而竹子近水,梅树喜光但不适应太涝湿的地方。

这三种植物虽然都耐寒,但未必适合近距离栽种。

但是如果放在大的自然里,那么松林竹林和梅林,可能就形成连绵的景观,苍绿的松山,翠色的竹林,山坡地带的梅花林,白雪纷飞,它们却形成冬天特殊的绿色和生机。

看,那岸边的梅花林,白雪红梅一万枝,看,那连绵的松林竹林,潇洒绿在霜雪中。

这三种植物如同冬天的好友,一起用生命冲破冰雪,它们的美,不到一年最寒冷的时候,你是觉察不到的呀。

冬天什么最珍贵,是绿色,是花开。那是生命对严寒的挑战,那是生命的从容和笑傲。

所以古人爱将松竹梅画在一起。

那是提炼出的对它们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华山中夜气清,月明风定闻吹笙。

梅花开向竹松里,雪香零乱墨光生。”元 ·欧阳玄《题王澹游岁寒三友图卷》

当然无从有更多的古画来看待古人的绘画艺术。

在黄华山冬夜清寒清朗的禅院内,有月光照耀,那是何处的仙乐飘来,隐隐约约?

诗人在寺庙的灯火下,展开一幅友人画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

那梅花开得好,倚斜的花枝,在月光下,靠向松竹,上面还负着雪。

想必给他作画的朋友还在,不过是将眼前景,化作了淋漓的墨图。

是纸上的梅花的香气,还是庭院中梅花的香气呢?

至少,这幅图画,是用了心的,画出了他们心目中的鲜活的梅花,和岁寒三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竹梅花旧有名,幽人又结岁寒盟。

翻云覆雨嫌时态,傲雪凌霜有故情。

人物每同三益好,丰标况是一般清。

相看冷淡空山里,尔汝忘形度此生。”明·朱诚泳《四友轩》

这首诗很别致。

因为一座亭子,明明种植了松竹梅,何以不叫三友轩?

却叫做四友轩?

因为只要你来,你就是岁寒三友的朋友,三缺一,独等你。

这名字好。

松竹梅是传统知名的岁寒三友,但是有了这座亭子,我知道你心意不同,愿与三友做朋友。你厌倦了世上的翻云覆雨,爱着岁寒三友的相知相伴。

你也和这松竹梅一样的清高,你常常在这里独坐,对着松竹梅,忘记世上的烦恼,和它们一样,沐浴自然,度过漫长而短暂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是你的岁寒之友,岁寒三友?

是街道上那棵冬天也在等待你的坐标树,还是你桌前的水仙花?还是你心中的思念,或者是半夜请你吃火锅的发小同学?

岁寒有友,春归不远。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