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22年,闻一多入学芝加哥美术学院,后为了学术继续游历各国,独在异乡备受歧视和欺凌,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无限的思念之情。

各种情绪渲染之下,闻一多作下了那篇著名的《七子之歌》。

彼时诸多领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他就是想借此抒发国土流失之哀忱,激励国人之奋斗。

关于流失的“七子”,我们都知道香港澳门被列强租借了九十九年,回归艰难。

可除了它们,还有两方土地经历了同样悲惨的遭遇,一个相对无名,一个甚至不曾出现在七子之歌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秘而伟大的广州湾

世人多知广州,却少知广州湾,还有人误以为广州湾指得就是今天的广东省广州市。

实则不然,广州湾有它自己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广州湾地区也并入了秦朝的统治范围内,隶属象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唐宋时期,“徙闽民于合州”,当地居民沿海路南迁到了今广东省西部,以制盐业和纺织业为生,生产的葛布尤其著名。

大概明清时期,当地南三岛地区有村坊名叫“广州湾”,这一叫法传来后,广州湾就成了当地的称谓,算是名字的最初由来。

纵观广州湾的历代变迁,可以看出此地虽然不是什么重地要塞,却也称得上世外桃源,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

这种和平一直维系到1840年,英军的枪炮轰开了清政府的国门,也敲响了广州湾的警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十八世纪初,法国人就曾打过广州湾的主意。

据记载,1701年的时候,法国有一艘“白瓦特号”帆船漂洋过海靠近了中国的领土,因遇风暴暂时停靠在广州湾。

船长安非特里德带着船员上了岸,只一眼就垂涎上了广州湾。

他默默画下当地的水道港湾,等回国的时候上交给了法国政府,说是地形优越、港湾优良、物充民丰……

法国政府心动不已,坚定了东侵广州湾的野心,只是一直苦无机会实施侵略。

等到了十九世纪,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浪潮兴起,法国就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并向早就垂涎已久的广州湾伸出了魔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8年3月,法国驻华公使馆官员哈诺德向清政府提出要求,想要将广东南海领域归为己有,却美其名曰:

“中国国家将广州湾作停船趸煤之所租与法国国家九十九年。”

名为强租,实为霸占,更令人气愤失望的是清政府迫于法国政府的淫威不敢反抗,连正面争取一下的举动都没有。

拖延了几天后就同法国外交部互换了照会,发出官方回应书:

“同意租借广州湾与法国,租期九十九年……”

就这样,广州湾被“抛弃”了,无兵支援、无官镇压,挣扎于半个多世纪的压迫与斗争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政府远比清政府想的还要贪婪和野蛮,虽说两国互换了照会,却还没有正式签订租借条约。

关于租界范围、管辖权、归属权等事宜也没有谈定,法国政府就蛮横地带兵侵入了广州湾,打着“接受租界的名义强硬武力镇压当地的百姓。

据记载,法军强占广州湾后,不顾村民们的反对强行修建兵营、炮台,将火力摆满了整个桥头堡。

以此为中心向现霞山、赤坎区等周边地区展开侵略,肆意践踏我国的领土,妄图以武力的手段“扩大”租界范围,打着文明的旗号干下最强盗的勾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勇的广州湾人民们不甘心沦于法国人的铁骑之下,连带着吴川、遂溪等地的人民也先后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法运动。

他们在当地官员和义士的带领下歃血为盟,以长刀、铁棍、农具为武器,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的决心冲上了法军的大本营,大小战斗了无数次,打得敌人不敢再进一步。

然而就在当地人民以为反抗就要胜利的时候,清政府惧怕法国的施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派大臣苏元春和法国海军将领签订了《中法互订广州湾租借条约》,完全不顾百姓的反对就强行割让了广州湾。

至此,广州湾彻底沦入敌人之手,但当地百姓却始终没有放弃抵抗,逼得法国政府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往后退。

在被清政府“弃车保帅”的那些年里,广州湾人民在祖国的角落里,不屈不挠地斗争了一年又一年,隐秘而伟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悲情而无畏的胶州湾

虽然同是被割让出去的“租借”,广州湾不如其他都市港口地方让人耳熟能详,但因为轰轰烈烈的反法斗争,它也并不是完全默默无名的“小透明”

反观胶州湾,这个同样被列强强行租借了九十九年的地方,才是真的鲜有人知。

胶州湾位于胶东半岛南部,面积广阔,海水终年不冻,是最天然优良的港湾,也因此成了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强占胶州湾的事件导火索可以追溯到“巨野教案”上。

早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德国抢夺了在山东的护教权后,就在巨野县磨盘张家庄创立了德国天主教堂。

神父薛田资倚仗权势欺压百姓,引起当地人的仇视,很多民间义士都有刺杀他之心。

直到1897年11月,当地大刀会的十几个成员结伴冲进了教堂,打算杀了薛田资这个恶人。

不成想当天下雨,有两个天主教神父来到张家庄参加朝圣例会,被天气耽误只能留宿一夜。

薛田资将他们安排到自己的寝室居住,他自己则住在了客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来刺杀薛田资的义士们认错了人,误将借宿的两个德国传教士杀了,薛田资反倒是阴差阳错捡回了一命。

他逃脱后连夜赶去德国驻华大使馆告状,德国政府以此事为借口,公开向我国出兵,派德国远东舰队侵入了胶州湾及周边海域。

事实上,德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清军并非全无抵抗之力。

就在德国舰队刚出现在我国领海的时候,清军瞭望哨台就发现了,将领章高元得到报信后并没有太在意,只让手下去询问对方所欲何为。

德军给出一个“借地演习,进行临时休整,很快就会离开”的敷衍答复,章高元竟然信以为真,不仅放松了警惕,还要邀请德军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德军没如章高元预料的那样离开,还堂而皇之地攻上了胶州湾,章高元只能给山东巡抚去电报告情况,道:

“恐开兵端,欲退恐忝职守,再四思维,惟有暂将队伍拔出青岛附近,后撤至四方村一带……”

他这一退算是将胶州湾彻底送与德军,章高元带领清军撤离,德国军舰顺利入港。

停船的时候还如示威般鸣放了二十一响礼炮,庆祝他们如此顺利的入侵行动胜利。

消息传回朝廷后,清政府也不敢反抗,派大臣李鸿章和德国驻中国公使海靖签署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

条约不仅同意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九十九年,还将修筑胶济铁路、开发沿线矿藏,以及山东省事务等权柄全都交予了德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胶州湾的失守不是一个人的错,将领的麻痹疏忽、官员们的软弱避让,甚至是清政府的畏缩无能共同造成了这个局面。

只可怜当权者的一个利弊妥协就葬送了无数百姓的生机,德军占领衙门大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当地人施压立威,宣称:

“倘有中国人不服管教,寻衅滋事者定严加严惩!”

还派出了大批军队驻扎在最近的即墨县城,以武力强行镇压当地百姓,至于先前守护在此的清军早就溃败而逃了。

胶州湾成了“不战而降”的果实,被清政府拱手让给了德军,说不尽的悲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的回归

广州湾沦为法国租界后,伟大的广州湾人民从未放弃过反抗。

1909年,法军庆祝占领广州湾十周年,法国高官在当天设置了侮辱华人的游戏,让民众们“打沙煲”、“爬竹杆”……

广州湾人民满是血性,直接在游戏场上奋起反抗,打烂了他们的沙煲,里面关着的鸭子一窝蜂的飞了出来,搞得现场大乱,还有民众直接糊了鸭屎抹在他们的法国国旗上……

事情闹大后,成千上万的民众齐发上街游行示威,大呼

“打倒法帝国主义!广州湾总公署滚出坡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在广州湾的政权统治不稳,当地百姓使尽各种手段对抗压迫,常年的斗争下法军没有占得一丝上风。

终于在1912年,法军受不了当地百姓的各种反抗,只得搬离了广州湾总公署,将政权西移。

法军的统治权仍在,却从未有一日镇压住英勇的百姓,租界范围更是缩小了几十倍。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趁机收回被列强们抢去的租界,于8月18日和法军签署了协议。

当时政府提出了“坚持任以一切紧急问题,采取一切必要步骤,争取回广州湾”的方针,经过数月的角逐,终于将法军都赶出了广州湾地区。

至此,广州湾结束了四十七年被侵略的历史,提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归后广州湾改名湛江,在这片隐秘而伟大的土地上,湛江人民永远忘不了先辈们付出的努力和热血,湛江人民靠自己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胶州湾没有形成广州湾那般轰轰烈烈的反抗斗争,却也从没放弃过回归。

1914年,日本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再次将战火引向了中国,不顾北洋政府的警告派军舰抵达青岛海面。

然后枪头一转,对占据胶州湾海域的德军发出了警告,说是让德军尽快撤离,将租界胶州湾无条件交给他们!

是的,日本以无耻的强盗者嘴脸,对抗上另一个强盗,不过是两犬相争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德宣战,北洋政府跳出来划清界限,只说

“在龙口、莱州及连接胶州湾附近各地方,确实为各交战国军队必须行用至少之地点,本政府不负完全中立之责任。”

最后德国战败,日本并没有紧跟着撤离,而是在山东境内留驻了一万多人的军队。

单方面宣称日本政府对于山东胶济铁路有管理之必要,因而实行占领,胶州湾再次沦为了日本刀俎上的“鱼肉”

后来一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要收回对山东的主权。

然而巴黎和约失败,列强们不同意中国收回自己的领土,继而国内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和谈虽然失败了,但山东人民依旧在为争取独立而抗争努力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2年,经过各种博弈谈判,青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胶州湾也提前结束了殖民生涯。

当时中国尚处于势弱的情况,能促成胶州湾的回归可以说是举国欢庆的大事。

也正因为胶州湾回归的时间比广州湾还要早上几十年,所以七子之歌里并没有胶州湾。

这是它的一份幸运,幸运背后是无数悲情而无畏的人民,在为民族和国家的统一苦苦支撑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母亲!我要回来……”

胶州湾回来了,广州湾也回来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就饱尝了列强们的侵略和压迫,娓娓道来都是心酸屈辱的点滴。

正因如此,它们的回归才显得如此意义重大,在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历史的命运被扭转、民族的屈辱被洗刷、国家的神圣感情再次升华。

这是现实的历史意义,更是民族的长远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广东通志初稿》明 郭裴

《广州湾的“州”有没有三点水?》 湛江日报 陈灵

《胶澳志》 清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