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好,我系浪浪。

前一阵子,。

其中最大的影响是,以后养老年金的收益,要大打折扣了。

去年在增额寿最火的时候,我曾经友善地提醒过,可以关注一下高收益的年金险。

因为相比被削弱了好几波的增额寿,年金险的收益是被低估的。

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啥同样是终身增值,年金险的收益就一定要比增额寿高呢。

而且还是平均高个0.5%,非常离谱。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在预定利率3.0%时代,传统增额寿的IRR已经降到了3.0%以下。

养老年金,长期利率甚至还能接近4%,两者之间有1%的收益差。

这就说明了,在养老年金的定价因素里,除了预定利率之外,必然有另外一个能极大影响到长期收益的因子。

而这个举足轻重的因子,就是死亡发生率

死亡发生率来源于生命表,反应的是某一时期内国民的预期寿命数据。

由于养老年金是领取时间越长,收益越高,所以预期寿命对它的影响巨大。

这个好理解吧,比如60岁开始领取,活到75岁,仅领取了15年的养老金。

但假如活到90岁,就领取了30年的养老金,保险公司的支出翻倍了。

那现在的养老年金,为什么到了85岁以上,收益必然暴打增额寿呢?

因为按照上一版的生命表,人均预期寿命最高才在85岁左右。

能活过85岁的仅是少数,这才能给予年金较高的总收益。

而按照最新的生命表,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触到了90岁。

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大概率要多支付5年的养老金。

那么,像现在最卷的一批年金,全都是用老版生命表来定价的

所以到了85岁,就能给出3.5%以上的复利收益了。

而现在的增额寿,同等投保条件下到100岁,最高也不超过3%。

这下理解养老年金为啥收益高了吧?

因为它采用了滞后的死亡数据,低估了实际的预期寿命。

这就导致了超额收益养老年金的出现。

2

然后呢,这里面还有一些更有趣的猫腻。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保险公司内卷,想着的不是怎么防风险。

而是怎么变着法子突破限制,多做点高收益的产品出来。

所以有些保险产品,就用了一个很骚的操作,采用老版的生命表来做定价依据。

比如上一版生命表的预期寿命约为80-85,保险公司觉得这样子收益看上去还不够刺激,就用更上一版的,预期寿命变成75-80了。

从而可以变相突破利率限制,做出长期复利接近4%的养老年金。

但保险公司这么搞,监管就不乐意了。

现在第四套生命表的到来,目的就是为了禁止保险产品无底线内卷。

估计将来的养老年金会比现在的平均再低0.5%左右,这是合理的。

但对于想配置养老金的人来说,先买和后买,可能会少领5-8年的养老金。

现在最具收益优势的一批养老年金,我也顺手盘点了一下。

如果有兴趣,可以预先了解,后续可能会迎来集体下架。

1. 【金满意足5号】,30岁及以下年龄的最优选。

为什么30岁以上不推荐呢,不是不推荐,主要是没得买,去年底下架了。

金满意足5号是一个类增额型的养老年金,给高收益养老年金加了一个增额寿才有的减保功能,且基本没什么限制。

所以它既可以是增额寿,前期拥有灵活性,可以自由取现

也可以是养老年金,到了领取年龄,就可以开始领钱,终身不间断。

且,IRR最高可达4%,截至90岁已有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直接戳【】

2. 【鑫禧年年C款】,31-50岁的最优选。

养老年金里的黑马,也带有减保功能,长期IRR可达4%,属于比较激进的卷王。

主打的就是一个领取金额最大化,专注养老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因此,它15、20年的缴费计划,将会在1月31日下架,有意向要抓紧了。

了解直接戳【】

3.【大家慧选养老年金】,50-60岁的最优选。

最适合爸妈的养老金50岁买,65岁开始领。

截至85岁,IRR可达4.6%。

如果想更快一点,60岁买,65岁开始领。

截至85岁,IRR可达4.4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果去存个5年的定期,利率也才2.5%左右。

但买它的话,同样5年的封闭期,稳稳地拿到本金翻倍。

了解直接戳【】

要是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直接问叶子老师

其他没了,再见。

【1V1方案定制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