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0日)迎来了“大寒”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大寒”,天气已至严寒之巅,但物极必反,阳气也正在悄然生发。过了“大寒”就是“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大寒”之后,江苏的天气情况如何?在农事、养生方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来听专家怎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这两天,江苏持续阴雨绵绵,冷空气袭来,气温很快将降至冰点以下。江苏省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静介绍:“20号夜里,有一轮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江苏,冷空气逐渐南压以后,这一轮的雨雪天气就逐渐停止了。寒潮蓝色预警,最低温度的降幅可以达到8度以上。冷空气过后,温度回暖得比较慢,一直持续到27号,温度仍然是持续偏低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生产方面,眼下也是蔬菜水果大量上市的时节,江苏各地推进防寒保暖措施,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其中,受低温影响,草莓极易出现生长速度减慢、果实畸形、灰霉病等现象。在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一家草莓育苗基地,为了应对寒潮天气,农户提前在大棚内加装了棉帘,准备好了电暖风机和电暖灯,并将水肥混合液通过输水管路,以点滴的方式施入根区土壤,避免积水烂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技专家孙海涛表示:“冬季作物浇水我们推荐用滴灌的方式浇水,因为滴灌它的用水量少,用肥也比较精准,减少大水量对土壤温度的降低,减少低温、沤根和冷害的现象。在寒潮来的时候,我们建议广大的种植户在草莓叶面上喷施氨基酸、腐植酸和调节剂,增强草莓叶片的光合转换能力,从而来提升它的抗击低温的能力,来保证草莓的正常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寒”之后,阴阳转换,新旧更替,最易生病。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汪秀琴主任提醒广大市民,要特别注意身体防寒养护。她说:“在饮食上应注意保阴潜阳,‘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早晨喝人参、黄芪酒,有利于阳气的生发;晚上服杞菊地黄丸,有利于阴液的滋补。当然,中医进补要考虑不同的体质,不是人人都适合人参、黄芪酒和杞菊地黄丸。另外,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洋葱、生姜、大蒜等。”

“百病从寒起,寒从足底生”。寒冷天气之下,选择厚底的鞋子和厚袜子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温阳足浴也可以为身体驱散寒气。汪秀琴建议:“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早睡晚起、多晒太阳。晒太阳应重点晒头顶、后背等部位。‘寒从脚起’,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可以泡泡脚。大寒时运动不宜过度激烈,微微出汗就好,不要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江苏新闻广播/孙昕 姜奇卉 张祖名 盐城台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