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打雁能手王孟子在给女儿传授用雁翎作扇技艺 1962年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雁能手王孟子在给女儿传授用雁翎作扇技艺 1962年 董荣贵摄

新绛县新绛公社每年霜降至第二年清明的这段时期内,有雁群飞来危害麦田,当地人民就组织打雁队,护麦除害。打雁也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狩猎活动。

赵玉秀的“新嫁奁”——锄、镰、钁、锹等农具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玉秀的“新嫁奁”——锄、镰、钁、锹等农具 董荣贵摄
结婚后的赵玉秀和张兴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婚后的赵玉秀和张兴才

1962年3月10日,永济县栲栳公社的赵玉秀和张兴才结婚了,免掉了送彩礼的做法,前来贺喜的亲朋邻友送给的礼品,都是些农具和劳动用品。

1962年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董荣贵摄

闻喜县城关公社王家房生产大队在4月2日和6日先后受到两次霜冻的袭击,给正在拔节孕穗的小麦,造成很大的损失。据统计,这个大队的2316亩冬麦,只有260亩没有受害。

1962年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董荣贵摄

万荣县皇甫公社新庄大队二队社员向田里送肥。

1962年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董荣贵摄

闻喜县东镇拖拉机站在春耕结束后,及时组织工人加强机车和牵引农具的维修保养。

1962年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董荣贵摄
全国著名植棉模范曲耀离曲耀离(右二)访问了渭南县全国著名植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著名植棉模范曲耀离曲耀离(右二)访问了渭南县全国著名植棉

著名植棉模范曲耀离领导的运城县龙居公社南庙生产大队,开始播种棉花。

1962年 顾松年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顾松年摄

夏县郭道公社解放以前,树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并多盐碱地。从1952年开始,这个地区展开了植树造林工作,种植成长快的钻天杨以及果树等220多公顷,改变了原来自然面貌。

1962年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董荣贵摄

永济县虞乡公社屯里生产大队的青年社员,在麦收中重视向老农学习。图为大队副队长樊德志(右)在向他们传授割麦要领。

1962年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董荣贵摄

永济县虞乡公社麦收已近尾声。虞乡生产大队第一队社员,在根据预分方案,领取新粮。

1962年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董荣贵摄

闻喜县商业部门,采取简化批发手续、实行责任制等措施,大大加快了商品流转到市场和农村的时间,改进了市场的供应情况,又便利了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需要。

营业员李巧妮(左)向顾客介绍车马挽具 1962年 董荣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业员李巧妮(左)向顾客介绍车马挽具 1962年 董荣贵摄

闻喜县城关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准备了不少“三秋”小农具。

1962年 顾松年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顾松年摄

夏县泗交公社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自己的庭院里听广播。

1962年 张瑞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张瑞华摄

运城县车盘公社许贾生产大队组织青年社员开渠洗碱,准备1963年扩种棉花。

1962年 王文西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王文西摄

万荣县斐庄人民公社的18位爱好体育运动的农村妇女在1956年组织起来的“海鸥”女子体育锻炼队,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一个农村妇女体育锻炼组织。在她们影响下,公社已有18个“海鸥”女子体育锻炼队,参加人数共3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