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菠萝欣赏家

编辑|菠萝欣赏家

2006年3月17日这天,美国一家法院外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被中美两国一起通缉的郑翠萍被判处了终身监禁,当判决结果出来的时候,很多华人在法院门口请命。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提出了,自愿为这个女通缉犯入狱服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在郑翠萍葬礼上,美国的华人街聚集了上千名华人。

他们自发地用160辆黑色林肯为郑翠萍送别。

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何作为通缉犯的她能得到在美国的华人集体相送的礼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有这么多人愿意为她坐牢服刑?

她到底做了什么?她是好人还是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产阶级的自甘堕落

1981年的时候,郑翠萍已经是几家百货商店的小老板了,并且是香港的小老板。

虽然她有着赚钱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是并不满足。

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着在大洋彼岸的充斥着自由与金钱味道的美国。

此时的她虽然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有机会的话,她会用现有的一切去换取在美国生活的机会。

一天,在服装百货商店巡店的郑翠萍见到了一对美国夫妇

直觉告诉她,自己等了多年的机会终于要来了,于是她壮着胆子主动和这对美国夫妇攀谈。

这些年,为了能实现去美生活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一直在自学英语,虽谈不上精通,但基本的口语表达不成问题。

为了能给这对美国夫妇留下好印象,郑翠萍先给了他们一个最低折扣。

这对美国夫妇瞬间被眼前这个女老板的诚意所打动,便卸下防备与她聊了起来。

郑翠萍顺势提出自己想要他们帮助去美国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承诺,只要能帮助她顺利落地美国,她会提供高昂佣金。

就这样在这对美国夫妇的帮助下,郑翠萍一个小老板以外籍保姆的身份赴美劳务。

虽然身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郑翠萍仍觉幸福至极,因为她多年愿望终于达成了。

郑翠萍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她之前已经有很多老乡去美国生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或是偷渡或是走正规途径。

但在美的华人无比团结,在美事业有成的华人会主动帮助期待在美捞金的后来者。

在这些前辈的帮助下,郑翠萍花光了毕生的积蓄在华人街开了一家杂货铺。

由于她极擅经营之道,因此她的杂货铺很快就盈利了,她也以最快的速度在美国站稳了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营杂货铺不仅让郑翠萍有了稳定的收入,更让她结识了一定的人脉。

这些人脉资源让她逐渐走上了一条偷渡之路。

两年之后,她帮助在家乡的丈夫和孩子偷渡美国,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帮助别人偷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丈夫和孩子顺利到达美国之后,郑翠萍实现了年少时期立下的愿望——帮助全家人“移民”。

可家人的到来虽是皆大欢喜的,但也代表着花费变高。

因此为了赚到更多的钱,郑翠萍开始自己尝试当“蛇头”帮助别人偷渡到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翠萍在国内的亲朋好友见她已经将全家人安排到美国生活了,便主动联系。

希望她能帮助他们偷渡到美国,就这样郑翠萍正式开始做起了偷渡的生意。

她到底为什么愿意放弃在香港打拼的一切,宁愿倾家荡产也要偷渡去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痴如狂的“美国梦”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开始向外兜售“美国梦”。

他们告诉全世界人民美国是一个遍地都是黄金的国度。

父亲郑济良的是家里最先受到这个思想影响的人,间接地影响了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郑济良花费高佣金得到了一个在香港远洋公司当船员的机会。

每一次途美国的时候,郑济良都会格外仔细观察。

当对港口的信息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郑济良就开始在心里演练偷渡的全过程。

终于在途经纽约时,他偷偷下了船,瞒过美国海关来到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郑济良之前已经有很多在福建老家的老乡偷渡到美国了。

在这些老乡的帮助下,郑济良很快就找到了工作。

由于是偷渡的原因,郑济良通常是晚上工作,白天则躲在阴暗的地下室里。

尽管生活很艰辛,但郑济良依旧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的郑济良节衣缩食地攒下了不少钱,他会定期把这些钱寄回家。

靠着郑济良打黑工赚来的钱,全家人的生活有了不少的改善。

1973年,郑翠萍说服母亲带着弟弟妹妹们搬到香港生活。

这是因为她有自己的小算盘,这时候想要去美国也必须要先到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香港之后,郑翠萍用余下的钱开了一间杂货铺。

由于其经营有道,这间杂货铺很快就盈利了

郑翠萍本计划着攒够本金之后就开始去美国生活的计划。

没想到计划还没开始,就因为父亲在美国出事而搁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1977年,在美打黑工的郑济良被当地移民局发现,并被遣送回国了。

此时的郑翠萍已经同时经营了多家杂货铺,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

虽然在香港安了家,但郑翠萍仍不满足,她开始寻找机会安排家人偷渡去美国。

一开始,郑翠萍让丈夫和父亲一样跟着货船尝试出海寻找机会留在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一次就没那么幸运,因此她的丈夫刚一落地落地美国就被遣返了。

尽管去美国这条路波折重重,但是郑翠萍并不打算就此放弃,她不断地尝试。

直到1981年她遇到了那对美国夫妇,才如愿以偿地来到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偷渡去美国的郑翠萍为何要冒风险带着其他人一起偷渡?

在美国的福建老乡说郑翠萍是他们的恩人,郑翠萍到底做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家女成为“蛇头”之母

1983年,郑翠萍成功地帮助丈夫和女儿偷渡到美国。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之后,郑翠萍就正式挂牌做生意,帮助想去美国生活的人“实现梦想”。

由于此事风险极高,因此每成功帮助一人顺利落地美国,她就会收取八千到一万美金的佣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偷渡者在美国人生地不熟,不仅难以生活下去更随时面对着被遣返的风险。

因此郑翠萍又开始帮助这些人找工作,让他们可以在美国站住脚。

1989年,凭着在美国经营百货商店和帮人偷渡赚到的佣金。

郑翠萍在唐人街买下了一栋价值300万美金的楼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翠萍不仅在美国有了家,她更成为了福建老乡眼里的成功人士,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找她帮忙偷渡。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郑翠萍不由也开始担心这件事有“露馅”的可能。

因此她拿出一部分积蓄在唐人街开了一家酒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家酒楼明面上是做饭店生意的,实际上是则是偷渡者们的据点。

郑翠萍在美国经营了一个庞大的偷渡网络,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又做到了互相包庇。

因此长久以来一直相安无事。

在美国打黑工的偷渡者一直在想办法将赚来的钱寄回家,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翠萍瞅准时机又开启了“国际银行”的业务。

她以酒楼的名义帮助偷渡者寄钱,但每单要抽取三个点的佣金。

由于郑翠萍为偷渡者提供了一条龙的服务,所以她也成为了有名的蛇头之母。

除了偷渡之外,在美国的福建老乡只要遇到困难,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郑翠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翠萍的存在,对于这群在异国他乡偷渡者来讲,就像一个安全的港湾一样。

这些年来,郑翠萍成功帮助3000多人偷渡到美国,非法盈利4000多万美金。

在郑翠萍的偷渡名单里,其中不乏在美国社会已经成功的华人经商者。

对于这群人来讲,他们十分感激郑翠萍,他们相信没有郑翠萍便不会有他们如今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郑翠萍斥巨资买下了一艘货轮。

这艘货轮可以同时搭载300人偷渡到美国,每人佣金为3万美金。

只需要冒一次险,郑翠萍就能够赚到比过往十几年高出多倍的财富。

可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一次蛇头之母郑翠萍就在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艘搭载着280多名偷渡者的货船行至美国公海附近的时候。

突然遭遇美国海军巡逻,船上的偷渡者一片慌乱选择集体跳船。

此事引起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美国联邦调查局对郑翠萍发出了全球通缉令。

已经收到风声的郑翠萍则提前回到了福建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郑翠萍在香港被捕,被捕时她还继续从事偷渡生意。

后来郑翠萍在美国受审,在这期间很多在美国的福建老乡自发站在法院门口为她请命

2006年郑翠萍被判处终身监禁,8年之后,65岁的郑翠萍因为癌症去世。

受她恩惠的老乡用160辆林肯送她最后一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受审阶段,郑翠萍曾这样为自己辩解:

“如果你们的成长经历和我一样,如果你们了解偷渡者的生活,你们就会理解我”。

偷渡者理解郑翠萍,但这些理解永远也无法成为郑翠萍逃脱法律制裁的依据。

郑翠萍的人生没有准确答案,她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她更像是一条冬眠的蛇。

冬眠时人畜无害,可一旦苏醒她就开始了一系列带有攻击性行为的剥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