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花千骨》,这部改编自知名IP的大制作,堪称是“奇幻界的一颗流星”,不是因为它划破夜空闪耀无比。

而是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嗖”地一下就直奔亏损过亿的目标而去,让人不禁感慨:“嘿,这可是真·流星砸地球啊!”

咱今儿就来扒一扒这部电影是如何将一手王炸硬生生打成了对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看一眼热闹非凡的1月档期,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各路英雄争艳斗奇。

有票房即将突破十亿大关的《年会不能停》,有郭富城在《临时劫案》中的稳定发挥,还有刘德华梁朝伟《金手指》的惊喜票房。这些作品仿佛都在告诉我们,贺岁档期的电影市场底盘那是相当稳当,只要你的电影稍微有点卖相,都能在江湖上混口饭吃。

然后,《花千骨》闪亮登场,就像那个在一堆热菜中突然出现的一盘凉拌黄瓜,让人大跌眼镜。

上映4天,票房只有500万左右,专业机构预测票房也就八百多万,分账票房更是缩水到可能只有四百万左右,连做物料、开发布会的成本都回不来,简直是赔了个底儿掉,白忙活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花千骨》为啥能亏得这么惨烈,我们不妨拿2015年的爆款《捉妖记》做个对比分析。

同样是奇幻题材,满屏的小妖和特效镜头,这成本哪能低得了?尤其考虑到《捉妖记》当时为了胡巴的诞生,后期制作耗时两年,花费高达3.5亿大洋。

《花千骨》虽然没公开具体数字,但想来不会少于1亿。毕竟,原作者版权费、剧本创作、演员阵容,光陈都灵领衔的这一串明星名字就能把经费烧个半熟,更别提那些CG动画形象和特效镜头了。

但是,重点来了,钱花了那么多,效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恕我直言,这就像是你买了一辆法拉利,结果发现引擎是从拖拉机上拆下来的。特效比不过近十年前的《捉妖记》,剧情跳脱到像是坐上了时空穿梭机,角色间的互动犹如盲人摸象,观众看得一脸懵逼。

妆造方面,男女主角双眼无神,交流起来像在演哑剧;表演嘛,真心让人有种“演技去哪度假了”的困惑。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五毛特效+面瘫演技”的魔幻组合吗?

就这票房而言,亏损1个亿显然是板上钉钉了,片方估计脸都黑绿了,还不如上线网大来的划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再看看豆瓣网友们的火力全开。他们纷纷贡献出自己的犀利短评,几乎是清一色差评。

更有资深影评人表示,《花千骨》跟之前的《诛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版难分伯仲,算是同类型影片的“优秀”代表作。

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一部有着广泛观众基础的大IP电影,怎么就败得如此彻底?

答案或许在于,观众对于仙侠奇幻类作品的要求早已今非昔比,特效只是锦上添花,真正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剧本、创新的想象力、高级的美学表达以及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

《花千骨》电影版就像是用小鲜肉、廉价特效和套路化的打斗堆砌起来的快餐式作品,缺乏灵魂,自然难以吸引眼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片方与其盲目追求流量明星和华丽特效,不如静下心来打磨剧本,精心雕琢每个细节,才有可能打造出让观众真正买单的作品。

而且,观众们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后,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理智。下次再有类似的电影问世,你觉得观众还会轻易入坑吗?还是会选择用脚投票,坚决捍卫自己对高质量影视作品的期待?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

各位老板,你们又是如何看待《花千骨》电影版的这次扑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