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临川先生、王文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素有文才,其诗词文章皆有独到之处,造诣颇深。
在文章方面,王安石师法孟子,文风接近柳宗元,融会贯通,独具风格,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现今存文千余篇。他的《伤仲永》、《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等文章,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在诗作方面,多政治诗,还有一些咏史诗,均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前期特点为“不平则鸣”,后期特点为“穷而后工”,现今存诗一千五百余首。他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春风又绿江南岸”、“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等诗句,也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而独独词作方面,似乎是王安石的短板或弱项,现今存词仅二十余首。相比苏东坡欧阳修等人的佳作叠出,王安石为人所熟知的词作就太少了,仅仅只有《桂枝香》和《千秋岁引》广为人知。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经历了两次罢相,晚年隐居在江宁(今南京)钟山半山园。期间,王安石独创了一种集句词创作手法,写下一首《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词作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家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词的大意是:
居住在临水搭建的几间茅草屋里,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
穿着爽利的便装,戴着短小的帽子,徜徉在那垂杨林立的树丛里。
今年的花朵依然万紫千红,还是像去年一样的红艳。
那是因为一夜之间春风把它吹开了,花事依旧,风光依旧。
夜已深沉,新月如钩,静静地斜卧在树梢上。
中午喝醉了,一直睡到夜晚才醒来。
人世间,什么东西最容易让人动感情呢?
想去想来,还是那深藏在树丛里面的黄鹂鸟的几声鸣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安石这首《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是一首纪事抒怀词。
整首词首先描绘了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随后,又对当时所处的春天光景进行了描绘,并发出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再通过对自己醉洒昼寝,醒来已是月明星稀的夜半时分的情景描绘,表现了自己闲适的生活。最后,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显示了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耿直人格。
全词以诗入词,巧妙化用,信手拈来,随意驱策,浑然无迹,如同己作,情致优美,语简意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突出特点是大量化用了前人诗句,用前人的诗句创造出自己心中的意境,通过自己的精心组合安排,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旨在渲染一个“闲”字,表现了自己远离仕宦喧嚣的闲情逸趣,是王安石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佳作。
王安石这首词之所以被称为集句词,就在于整首词每一句均出自前人诗句。首句出自刘禹锡的“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次句出自王维的“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第三句出自殷益的“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第四句出自王维的“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第五句出自韩愈的“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第六句出自方棫的“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第七句出自李白的“何许最关情,乌啼白门柳”;尾句出自郭祥正的“谢家庄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三两声。”能够把如此多的前人诗句集合在一起,并形成一首合乎句式、格律、用韵、乃至意境的完美词作,可见王安石学富才高的创作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