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酒团队

这是一个对酒极度痴迷的投资者。

他2003年拍下茅台股票,持股12年收获11.43亿元,一战成名;2007年入股西凤酒,持股8.86%;多次持仓五粮液;2009年,他收购高炉家为核心资产的安徽双轮酒业;近几年仍在四川、贵州等地多次向小酒厂出手。

他也善于总结和做出改变,无论是多次变更高炉家总经理,还是到最后亲自出任操盘,以及2022年仍在对公司组织进行全面变革,但最终都未能打出漂亮的战役。

他会明确“不能再错过下一个时间”了,迎接他的是更无情的行业环境和时代。

他是一个具备反思精神的企业家,会发布公开信承认突出的管理问题,即便表明了态度和改革路径,然而,这并没有激发大家的信心。

他是林劲峰,一个昔日成功的投资家,但失败的酒业企业家。

林劲峰和他倾注心血的徽酒集团,命运多舛,与白酒奔腾的十多年背道而驰,走向了连年亏损、市场丧失、员工讨薪的“败局”。

昔日徽酒老大,被员工堵门

曾有报道指出,林劲峰2017年出任徽酒集团总裁、CEO,2018年亲自到高炉酒厂做管理。同时,他把户口从深圳银湖的银杏墅迁往安徽省涡阳县的高炉镇,把“家”安在皖北小镇。

他把高炉家当家,但却没找到回家的路,如今家门都被家人堵了。

“我是工人,我要工资,徽酒集团拖欠工人工资,社保不缴,合法维权!”12月26日,徽酒集团被员工讨薪事件爆发,引发媒体和行业关注。虽然徽酒集团近年来却是少有亮点,但这个在本世纪初登上徽酒老大王者的它,人们依然感慨不已。

“没有天灾,全是人祸。”“高炉家就没做过市场售后。”“质量太差是主要原因。”网上的热评里,多数是对高炉家当前的经营情况极度不满。另外一半声音则指出,当前徽酒依然强势,只是不过是古井贡等酒企的“天下”了。

在这场员工讨薪风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有员工向媒体爆料称,在员工拉横幅前的4个月时间,徽酒集团均没有正常发工资。随后,更多爆料指出,不仅一线生产员工被欠薪,其他岗位的员工同样没有领到应得的劳动报酬。

其实,由于经营不见起色业绩不好,徽酒集团的现金流并不好。不仅无法兑现与茅源酒业的合作款,最终惹上官司;同时也长期拖欠包材供应商的货款,导致正常生产节奏被打乱。更糟糕的是本应在高温天气后恢复生产的高炉家,迟迟未能生产。

徽酒集团的颓势一直很严重,其2021年全年销售4.039亿,任务达成率仅73.1%,亏损达4751万。表现在产品方面,酱酒产品开发不力,百岁产品差强人意,和谐年份系列的5年、6年、8年、10年出现系统亏损。

2022年和2023年,是中国白酒挑战最大的两年,不仅竞争加剧,而且伴随着渠道库存被名酒占满和消费者低欲望,徽酒集团只能接受市场萎缩的现实。有媒体指出,2022年徽酒集团的营收并不理想,去年则更加糟糕,直指徽酒阵营已经没有徽酒集团的容身之地。

在“员工讨薪风波”后,徽酒集团的矛盾已经全面呈现在行业面前。在白酒这个讲究江湖地位、历史资产的行当,高炉家等的没落总会夹杂着诸多行业情绪而持续发酵。

这里面,有惋惜,更有“酒业潮中人”的不甘与警惕。

徽酒向上,高炉家向下

对于高炉家的没落,“无天灾,是人祸”成为高赞评论。网友这一评论,并非没有依据。

从白酒行业看,虽然川酒和黔酒是最大赢家,挤压了山东、河南等地白酒的生存空间。但徽酒一定是一个地位,依然保持着“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的强大统治力。具体来看,曾从其手中夺过安徽第一的古井贡酒,如今已经成为200亿的巨型集团,口子窖和迎驾贡酒也成为数十亿的中型白酒企业。

进一步看徽酒阵营的向上,还有三大具体特征:

一是结构全面升级,特别是古井贡酒在古5、古8等传统畅销产品基础上,成功打造了古16和古20等中高端产品,迎驾贡酒也成功复制了这一路径实现企业裂变。

二是市场全面扩容,古井贡、口子窖和迎驾贡在根据地市场外,强势战略桥头堡级别的合肥市场。而古井更是成功向大华东市场进军。

价格的升级和对一线市场的占领,实则是徽酒头部品牌不断升级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以品牌之战抢夺心智,形成了向上发展的势能。

三是创新,这是徽酒阵营最典型的特色,无论是古井贡的年份原浆、迎驾贡的生态酿造、口子窖的兼香还是金种子的馥合香,徽酒都在风格上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甚至连宣酒,也在今年来以兼香型、芝麻香型、酱香型三大品类出发,呈现不错的发展势头。

反观徽酒集团,不仅从传统强势的华南市场迅速没落,根据地安徽的合肥等市场也高速下滑,导致了最终的节节败退。现在,徽酒集团与兄弟企业相比,呈现的是混乱的局面。

比如,徽酒在渠道方面模式落后,相较于其他酒企的优商强商,徽酒仍然过度依赖于开发商,不断释放开发产品,造成对终端产品的混乱,让经销商丧失信心。

产品层面,徽酒集团也不能聚焦核心资产高炉家,采取了多品类、多品牌、多产品的方式。如酱酒热时收购酱酒企业,推出酱酒百岁高炉产品,产品一旦受阻便急于推出新品。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放弃了核心大单品打造大品牌的发展路径。

从2023年徽酒集团的一次重大调整方向,便可以窥见这个规模不大的酒企的“贪心”。去年1月31日,徽酒集团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同时撤销了新酱香、和谐年份酒、高炉家、高炉、双轮事业部。不过,这次的聚焦并没有扭转发展局势。

其实,随着消费者对名酒青睐,中国白酒正在朝着集中化推进,典型标志是向产区、名酒发展。大多数的酒企已经吃到了红利,高炉家显然没有这个口福了。

当然,这也并非高炉家一家的遗憾,昔日的宋河面临破产重整,这是所有掉队者共同的发展之痛。

All in管理的林劲峰

和摇摇欲坠的高炉家

高炉家曾经确实很辉煌!

高炉酒厂1996年营收达到7.5亿元,在徽酒市场仅次于当时的古井贡酒,位于行业第九。2001年至2005年,是高炉家的黄金时代,曾连续四年蝉联安徽第一。

不过,高炉家在白酒高端化年代反应迟钝,失去先机,埋下没落的“前因”。

2006年,高炉家酒灵魂人物刘俊卿在反贪风暴中落马,安徽白酒老大从顶峰坠落,一度陷入破产边缘。此年,高炉家改制为私企,林劲峰得以收购。2009年,他以3亿多的代价成功收购双轮酒业有关,获得了高炉家等核心资源。

收购后,高炉家也有过短暂辉煌:2010年营收7.58亿;2011年销售9.375亿。但随着2012年开始的行业深度调整,高炉家业绩开始走下坡路,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擅长资本操作的林劲峰,出于为推动上市等原因,在2014年成立了徽酒集团,并在当年销售突破8亿元,净利润到4000万元。

但好景不长,2015年就传出现金回款4亿都有难度,到中间阶段甚至跌至2亿左右规模。虽然经过了多次徘徊,不仅连10亿都很难突破,目前仍然在4亿左右徘徊,沦为安徽的末流企业,并且出现了亏损等局面。

从2009年收购双轮酒业,到成立徽酒集团,林劲峰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从成立徽酒集团算起,也有10年。但些岁月,只能用够折腾来总结。

折腾的集中表现,就是管理混乱。

无论是曾用高炉家程剑曾担任总裁,出现“变革动力不足”;以及2015年8月外聘卢国利,两年后依然无法达到林劲峰的预期。2017年,林劲峰决心自己参与管理。

“不会再有下一个10年来试错了,如果不彻底改变,酒厂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危机。”林劲峰盘算着,做出了将户口迁入安徽的举动,以表明自己的决心。

不过,他对自己的管理也并不满意。

2022年8月11日,林劲峰在自己官微发布了《致徽酒集团股东一封信》,总结了自己执掌徽酒集团将近5年来的改变与困阻。

致信分别从企业管理问题出发,到2020年疫情下的企业求生;到企业快速转型;到最后的勇于承认自己承认在决策和战略上的失误。

“集团的管理问题是刻不容缓的,表面上是管理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我的用人问题。我低估了这种传统的力量、习惯的力量、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难以改变的。”林劲峰称职业经理人追求短期效益,有白酒行业的长期主义相矛盾。

所以我们看到,2023年1月31日,徽酒集团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调整:分别任命吴军、刘东方、张恒祥为集团副总裁,分别分管生产、财务和营销工作;陈凤为总裁助理,分管行政和人力资源工作。

在这个背后,是对徽酒集团新酱香、和谐年份酒、高炉家、高炉、双轮事业部进行拆撤。这宣告林劲峰的管理再次失败,显然,他也没有找到新的办法解决发展困境。

回“家”的路,在哪里?

徽酒集团的败局是如何造成的?前面提到的管理混乱、产品创新不足等只是其中一面。2023年,知酒君曾在《徽酒集团“动手术”,林劲峰如何收场?》一文中有过详细分析,现摘录简述呈现。

首先还是创业初期,林劲峰对白酒行业认识不足,事先眼中的战略判断错误。

2015年,白酒行业触底出现弱复苏,多家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发起反弹的冲刺。但林劲峰在当年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对行业的研判为:“我对白酒行业的判断是白酒行业尚未见底,当前的回暖和复苏只是假象,明年将可能会更严寒,酒企也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显然,大家都在想着出击,林劲峰则选择了“守”的策略,在竞争激烈的白酒行业,这是致命的。

其次,也不能说徽酒集团不努力,但已经未占得天时。

在安徽省内,徽酒集团与对手相比,在产品升级方面要么迟缓要么冒进,最终失去了经销商和市场,并被对手高压超越和压制。

2009年收购高炉家阶段,口子窖5年的推出牢牢把控中高档位,对手迎驾贡酒也以金星和银星发力,高炉家因为此前元气大伤而产品老化失去竞争力。

2011年,高炉家边缘化传统强势产品普家,推出年份概念的中高端产品,又直接挑战在中高档牢牢占据心智的口子窖,“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最终败下阵来。

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对白酒大单品的打造过程中,战略坚持不足,渠道和消费培育欠缺,最终只能将市场拱手让人。越到当下,徽酒集团在产品层面已经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

那么,徽酒集团又该怎么做?有行业专家开出“品牌定位和消费培育”“差异化特色竞争”“稳固大本营”“打造核心单品”“寻找新渠道”等综合药方。这与知酒君在2023年年初对其建议的“打造大单品、聚焦本土市场提升份额”不谋而合。

很显然,高炉家回“家”的路,过去是由自身失误造成,而现在白酒行业的新趋势在这条路上布满了荆棘和阻碍,如何冲破?不仅考验着智慧,更看是否真的有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