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原题:达沃斯论坛与中欧新剧本 中国在全球化道路上正换道超车,不再跟随着过去的赛道而是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重视基建与服务业的输出与国际布局,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时又坚持绿色发展的生态,要高质量发展。

最近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中国总理率领的代表团受到瑞士总统高规格接待。此次访问也对接欧洲越来越多国家的期盼,它们希望绕开欧盟与中国打交道,不要被欧盟的亲美势力掣肘,发展中欧更多密切的关系。这也使美国紧张。中国与欧盟的中欧投资合作协议在美国阻扰下胎死腹中,但如今欧洲发现要拯救经济的出路就是中国。

中国在欧洲与全球的外交新策略就是主动出击,释放新全球化信号。中方宣布将给予瑞士单方面免签待遇,让瑞士商界和民众可免签来中国。除免签外,相关政策还涵盖整个供应链的开放,让外国原材料和商品可以进入中国。去年中国举行的进口博览会和供应链博览会都已埋下伏笔,要加大进口力度和幅度,让更多外国商品进入这个庞大市场。

事实上,中国的电商平台希音和拼多多国际版Temu都在欧洲大展身手,缓解了高通胀痛苦,改善了欧洲人的生活质量。2023年,中欧班列货运(频次)上升到历史高峰,不仅中国产品输出,欧洲货品输华也创下新纪录。这些给欧洲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

欧洲企业也在为“后拜登时代”做准备。若特朗普重返白宫,华盛顿又将回到排挤欧洲、独尊美国的路线,这对欧洲企业是一大警讯。它们发现中国反而是稳定而可靠的伙伴。

欧洲大部分国家都认同多边主义,对于美国盛气凌人的单边主义不予苟同,因此对北约和欧盟沦为美国“鹰犬”的形势点滴在心头,如今中国的开放,刚好是一大诱因,让欧洲重新思考自己的国家定位,不要被美国继续忽悠,牵着鼻子走。欧洲不少政客还在睡觉或被美国剧本催眠,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在哪儿,让欧洲人承受美俄地缘政治斗争的高昂代价,坐视美国大发战争财,可以说“有这样的朋友,还需要敌人吗?”

中国成为欧洲政治新剧本的新亮点。中国与欧洲的产业链有很多互补之处,可以相辅相成,发挥双赢效应。这次达沃斯论坛让欧洲重新发现与中国的缘分,不再被美国的单边主义所绑架,而是发展新的全球化生态圈,与全球制造业冠军中国连接,与全球第一的网络创新大国连接。这是历史的呼唤,也符合双方人民利益的发展。从日内瓦到柏林,从巴黎到马德里,都听到中国热舞“科目三”的旋律,也听到14亿人创新的心跳,中欧关系新剧本正在揭开新一页。(作者笔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