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轮转从不停歇,城市的活力总是在升腾。

对于佛山南海大沥来说,“网红城市”是一场长期的进击。作为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产业大镇,大沥打造“网红城市”有很多优势基础。尤其是2023年以来,大沥在“百千万工程”的牵引下,落实南海区委、区政府相关部署,围绕“中心大沥”战略创新方式做法,全面吹响了迈向“网红大沥”的号角。

“南海大沥”公众号粉丝在镇街一级首次突破100万、中国好声音冠军梁玉莹献唱的《你好大沥》MV全网破圈、灯湖中轴系列音乐季活动带动超10亿元消费……“网红之城中心大沥”的城市品牌越叫越响,把大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到一个新的高度。近日南海区宣传思想文化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大沥镇现场作了经验分享。

打造“网红城市”、让城市更有“网感”,就是去主动地重新塑造一座城市,让人们重新发现、重新理解一座城市。在镇域经济领域,大沥在中国已经创造了多个“第一”“名镇”。在“网红城市”的打造上,大沥同样走在了前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造IP,酒香也怕巷子深

提起大沥,你会想到什么?提到什么,你会想到大沥?

一年前在佛山,如果有人提起灯湖中轴,很少会想到大沥,更多要么是其他镇街、要么是南海的城市中轴线。但是今天,在2023灯湖中轴音乐季等一系列主动围绕灯湖中轴的活动和传播影响下,人们提到灯湖中轴,几乎都会把它与大沥联系在一起。“大沥灯湖中轴”成为一个新的城市IP——这是大沥2023年“网红城市”塑造的一个典型。

一直以来,大沥虽然有着600亿级的GDP、8000亿级的专业市场年交易额,手握中国铝材第一镇、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商贸名镇“四个金饭碗”,但是城市发展相对滞后,与其经济地位并不匹配,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也不具优势。因此,“品质领航”做好城市文章,成为近两年大沥工作的一项重点。

做好城市文章是一项系统工程。酒香也怕巷子深,讲好城市故事、塑造城市IP可以说与各种硬件项目工程同等重要,也是让城市更具“网感”的关键。

2023年,“中心大沥”战略首次提出,与“百千万工程”的要求相契合。这一年,大沥的发展迎来了许多重要突破,包括多个“第一”“最多”。例如,限上批发零售营业额排名全市第一、广东500强企业数量全市第一、动工摘牌挂牌项目数全区第一等。

与此同时,大沥发挥主流舆论影响力,借助各级主流政务媒体,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和载体,奏响中心大沥“进行曲”。大沥还举办了广佛湾、南海艺术中心片区、盐步老龙1432、产城更新高质量发展大会等重点项目发布会、推进会,发布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凸显“中心大沥”区域价值,展现中心大沥的活力、魅力。此外,大沥还选树首批39名“新乡贤”,打造这个人物群体的IP,凝聚他们的强大发展力量。

大沥的城市“出圈”,不只是靠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硬实力,更要依靠文化底蕴的软实力。2023年6月2日,大沥镇举行盐步老龙起龙仪式,拉开了2023年“盐步老龙礼俗”全景活动以及“水上南海·龙腾大沥”大沥镇端午龙舟系列活动的序幕。这条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的龙船,已近600岁。在“中心大沥”战略中,也以“盐步老龙1432项目”为基础谋划实施“地域IP”行动。

一个个新的城市IP,让大沥的城市形象更加丰满、更具“网感”,也将为城市创造新的价值。

赋能产业,实践人文经济学的样本

沿着灯湖中轴驱车进入大沥,会经过许多人气旺盛的商圈。

广佛智城是其中之一。每当夜幕落下,广佛智城商圈就会亮起一片星光,热闹的人群穿行在档口间,享受欣赏夜市的美食、文创产品和音乐。也是在广佛智城商圈,2023灯湖中轴音乐季系列活动落地举行了多场,与商圈的火爆相得益彰。

“文化发达与经济领先同时出现在一些发达地区,这些特点是现代主流经济学不太关注的,也是无法准确解释的。”清华大学教授胡钰在《人文经济学的实践基础、基本假设与核心理念》一文中提出。在其看来,人文底蕴深厚的区域,可以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动力,人文底蕴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竞争优势。

从大沥的微观实践来看,文体旅的繁荣,与产业发展,尤其是消费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从而推动着城市的进步。

2023灯湖中轴音乐季系列活动是最为典型的例证。该系列活动从去年8月开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举办了10余场,以城市区域为主题、融合产业发展。系列活动通过创新“文化+城市+产业”模式,不但打造省佛通衢文化带重要展示窗口和擦亮“灯湖中轴”城市区域品牌,线上线下吸引超300万人次观看,更带动激活消费超10亿元。

在大沥的谋划中,灯湖中轴音乐季不仅是一项文化活动,也是立足大沥实情、围绕产业发展、打造城市品牌,实现聚人气、促消费、提信心的举措。同时,向更多人展示灯湖中轴片区城市建设新进展,助力灯湖中轴长期发展引流、聚流,提升灯湖中轴在大湾区影响力、辐射力。

大沥还在2023年直接策划了一系列的“消费节”。2023年8月18日,“找源头·到佛山”第二届“818”产业带直播节在大沥启动。2022年还是大沥镇级打造的“818”,正式升格为南海全区层面的电商盛会,以及“88佛山盛夏乐购狂欢节”系列活动之一。通过节日活动的凝聚,主播达人、MCN机构、产业带企业和超百个直播间,共同推动打造“大湾区直播电商第一镇”

创造性地建设体育活动载体,同样是大沥以文促产的实践经验。2023年初,位于广佛江珠高速横江段高架桥下的广佛启力·拓普体育创意园揭开面纱。这是大沥镇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充分利用桥底空间打造的集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元综合体,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以网球为主题建设的社区体育公园。2023年中国网球协会网球社区运动会系列活动首站比赛,也在这里举行。

一种“文化+城市+产业”的新文化现象,在大沥逐渐兴起,也为新兴的人文经济学提供了样本。

做强服务,“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

打开“南海大沥”公众号,“办事预约”“社卫地图”“招聘招考”“大沥点评”“大美大沥”等栏目整齐排列,主动响应着市民群众各类型的需求,堪称一个“大沥百事通”。

这样的细致入微服务,是“南海大沥”公众号全国出圈的重要原因。在2023年4月举行的湾区镇能量传播共创大会上,“南海大沥”公众号正式宣布粉丝数量突破100万,走在国内镇街一级的前面。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看来,“南海大沥”在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嵌入地方产业、嵌入地方发展,通过贴近、再贴近的服务,提升自身价值。

一个公众号,只是一个镇以文塑城、以文促产各项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一个善于服务的“百万大号”背后,是大沥长期持之以恒做好宣传、文化等方面的服务。这不仅提升自身价值,更提升城市价值。

服务企业,大沥2023年策划了“聚沥量促发展”“服务增效宣传聚沥”“大沥点评”等栏目,建立了“一对一”宣传服务沟通群等方式,开展了宣传文化系统“送服务促增长”系列调研,从而营造广泛宣传大沥商圈、厂企和大沥好产品的良好氛围,以实现群众受益、企业受惠、城市向好的“多向奔赴”。

去年7月,大沥盐步内衣产业的代表性企业美思集团举行了“时尚与传承”一一美思之夜暨乡村振兴人才文化慈善交流活动。在活动之前,“送服务促增长”调研组专门走进美思开展了调研。从活动的命名到宣传的方案,调研组都给出了建议,推动了活动顺利开展。

服务市民,大沥在公众号上线了佛山首个“一站式民生服务与政务发布平台”,涵盖常用民生功能超70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上线首个专注本土特色的“大沥点评”平台,率先派发防疫大礼包,解决群众燃眉之急,传递城市温情。

“你仔细听,喧闹不停,是这座城,开放勇毅前行,书写着商贸的奇迹,流光的街景,犹如漫天繁星……”大沥还在去年推出了首支城市主题歌曲《你好大沥》MV。MV以追梦者的视角,带着听众切身感受大沥这座产业之都、文化名城的魅力,唤起市民群众的热情。该曲获得2023年度南海区群众文艺作品评选金奖,全网播放量超500万人次。

今天的大沥已经一只脚跨入了“网红”的门槛,未来更要从“网红”到长红。“拼字当头,干字为先!”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委书记岑灼雄说,大沥镇将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奋力塑造新的追梦空间、打造新的潮流生活、讲好新的大沥故事,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做出“中心大沥”新贡献。

南方+记者熊程

[作者]熊程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