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6月6日至8日,“和地在创”美育人才种子计划二期开营仪式暨社区美育学术分享会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广佛80名青年艺术家与社区工作者今年将继续扎根顺德,开展6个以“在地编织”为主题的社区美育共创项目。据悉,“和地在创”美育人才种子计划由和的慈善基金会策划及资助,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承办,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协办,致力于构建一个全区性社区艺术营造的“顺德模式”,加快培养社区美育人才队伍,实现政府、社会、居民艺术营造总动员,打造人人可知,人人可感,人人可享的艺术。

据悉,二期项目共收到156人报名,通过面试评审录取了80名学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项目执行总负责人王朝虹介绍,其中包括青年艺术家47名、社区工作者33名,来自广州、佛山顺德各街道,涵盖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社会组织负责人及骨干、文化艺术机构负责人及骨干、社区居民骨干等及来自一期的朋辈导师3名。师生们将与社工、居民一道通力合作,发掘在地资源,潜移默化地将艺术嵌入行动主体的日常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80名学员将参与二期6个项目,分别是:绿野艺境——左滩村公共艺术节暨水利文化探索活动;乐从社区素人戏剧营;日常生活与美育——培育良好的社区美育生态;垃圾可视化与顺滑城市——每一件垃圾都有义务被看到;饮和食,物之场——顺德饮食和地缘文化、经济发展、家庭关系的观察、探索;洄家——关于流动、变迁和最终的归宿。

按照计划,二期项目将开展至2024年11月。王朝虹介绍,在一期的基础上,二期项目将展现一个更加深邃与广阔的全新面貌。二期项目有新的主题——“在地编织”。目标是唤醒大地上栖居的人们内心深处的主体自觉,让他们成为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与土地共同呼吸,共同成长。师生们将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实践社区美育,更加有效地探寻艺术与社区之间的和谐共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