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路,一点不会老,它会看着这座城市出现一代又一代的新宝总,在上海,书写新的传奇和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繁花》剧里的男主阿宝,生来浪漫,喜欢上了13路公交车售票员雪芝,追她追成了这条公交线的VIP。晚上又陪雪芝坐末班车,乘客都没了,车厢倒像个大包厢,正是他们相处的好时光。

上海人心里最经典的13路,始于1960年,从提篮桥起,终点是曹家渡。这时,还不是宝总的阿宝应该刚出生。小时候,我没少乘13路。奇怪,记忆里坐这趟车,天空总是碧碧蓝,从不下雨。记忆深处的风吹过,也是温热适宜的。剧里,看到阿宝坐13路,心头就会泛起25摄氏度气温般的温馨回忆,曹家渡、大自鸣钟、老北站的旧时风貌,像幻灯片一样在我脑海里一张张地映出来。

曹家渡,最早是农村,明代就有了曹家宅,苏州河上修了渡口,从此就叫曹家渡。史料记载,渡口就在今天的曹杨路桥。据考,宝总出身曹杨新村,每天要到曹家渡坐13路,殊为不易。骑着车,蹬过高高的曹杨路桥(旧称三官堂桥)才能到始发站。他能坚持不懈,固然是因为爱情伟大,但也说明这个人毅力非凡,后来能发达不奇怪。

上世纪90年代,曹家渡有名的还有各种百货商店;商店里面有名的行头,上海名牌开开衬衫算一个。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穿件名牌衬衫,是扎台型的事。但当时也有买不起衬衫的,就穿假领头。90、00后恐怕很难想象,老一辈的人,会买不起一整件衬衫,只能用半截头的“假领头”冒充。西装笔挺山青水绿的宝总们,说不定就是穿着假领头下海起家,赚到钱到曹家渡买正宗开开,从此踏上了青云路。

长寿路站,当时称这一片为大自鸣钟。长寿路西康路交界处,本有一个高高的钟楼,是沪西制高点。那个年头,手表是奢侈品,普通人买不起,附近居民都靠这台巨大的钟计时,便以它为地名。后来,大自鸣钟被拆,但名字一直流传到了宝总活跃的年代。当时,这里是普陀区的商业中心,有百货商场、电影院,沪西工人文化宫也不远,阿宝和心上人,一定在大自鸣钟压过马路吃过饭,在西宫划过船。

大自鸣钟在《繁花》世界,也极其重要。小说原著中,主要人物小毛的家,就在大自鸣钟的某一条弄堂。长寿路今日是条烟火气极浓的商业街,商场饭店林立,做宵夜的店家尤多。但在阿宝的时代,沿着苏州河都是纺织厂,附近的居民也大多是实打实的工人阶级,虽然热闹,但层次不高。宝总长期活跃于此,因此,说他的传奇,始于上海的穷街陋巷,也不为过。

老13路途经的老北站,今已不复存在。新上海人,大多只知虹桥火车站,连上海站都未必了解,老北站更是闻所未闻。我却记得,小时候,天蒙蒙亮,赶到天目东路宝山路口处的上海北站坐火车的经历。那是栋非常气派,但又很陈旧的大洋房,楼里楼外都是旅客,站内更是人叠人,候车区域的空气始终弥漫着一股霉味。

13路女朋友终究和阿宝分手,嫁去了香港。1987年,她回上海,和阿宝吃了顿饭,两个人定下了十年誓约。从此,阿宝下海,抓住了时代机遇成为了“宝总”。同年,上海老北站停止客运,新客站投入使用。那一天,我记得上海像过节,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弄堂里的大人都在议论,仿佛告别了不堪重负的老北站,上海就会像新客站那样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如今是2024年,蒋捷词云:“时光容易把人抛”,现在的“宝总”,应已是一头白发。而13路,一点不会老,它会看着这座城市出现一代又一代的新宝总,在上海,书写新的传奇和浪漫。(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