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而在今年的新春佳节前夕,还多了一个特殊的节日,也就是立春节气。

之所以说立春节气节日,那是因为在古代它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并且我们现在春节的很多习俗,也都是从立春节气的习俗演变而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不少人在网上应该看到了,一些博主都在说2024年是无春年,要躲春。这样的文章有不少,小编也看了,发现有的写的确实不错。

但是小编看文章爱看评论,就发现依然有不少人很疑惑:什么是寡妇年?难道寡妇年就要躲春,到底哪些人要躲,又该怎么躲呢?对此,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吧,希望大家看完以后不再迷惑了。

“寡妇年”就要躲春吗?

其实这里有些人就存在很大的误解,并不是寡妇年才要躲春,几乎只要是逢立春的时候,基本只要是在立春的时候都有躲春的习俗,在民间就有“逢立春必躲春,躲出一年好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寡妇年。所谓寡妇年,是对无春年的一种误传。即在农历年中,如果没有立春节气,那么这样的年份就是“无春年”,在过去也称它为“黑年”、“滑年”,或者是“寡年”。

但是在后来却被人误传成为“寡妇年”。甚至还说这样的年份是不宜结婚,不然就会导致婚姻不幸福。

其实这就是一种误传,在公历年中每年都会有立春节气,而在农历之所以会出现无春年,这完全是不同历法人为调整的结果。把这个和婚姻幸不幸福扯上关系,完全是无稽之谈哦,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信。

什么是“躲春”?

躲春其实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在古代的时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每个日子都是非常重视的,并且在一些民俗中还对立春节气前后的日子也有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的前一天也被称之为“绝日”。这样一年中就有四个绝日。这是按阴阳五行学说,立春后木旺而水则绝;立夏后火旺则木就绝;立秋后金旺则土就绝;立冬后水旺则金就绝。所以把“四立”前一天就称为“绝日”。

而在立春节气这天,被认为是24节气之首,也是新岁的开始,从这天开始就要进入下一轮循环了。

因此这一天是新旧交替转变的过程,这一天的磁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来说,就要刻意回避躲藏起来,不然就会被它所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民间有一种说法,躲春就是“躲太岁”,说的是太岁是天上的一个神仙,实际上就是木星,它是每十二年运行一次。

其实古人对太岁的信仰,源于古代中国民间的天体崇拜。而在民间认为太岁司一年祸福,而在;立春交节的时候,太岁是最为虚弱的,所以就要回避,也就是避其锋芒。

什么人要躲春?

关于什么人要躲春,这是很多人最为关注的。而在民间也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那些与新年生肖存在破、冲、害、刑等关系的属相的人群,在这一年就需要采取的一种行动,即他们需要躲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根据这个理论来说,那么在2024年属龙、属狗的,属兔和属牛的人就要躲春。

不过也有其他的一些说法,比如在我的老家这边还说,逢九的人也要躲春。其中又分为明九和暗九。明九就是当年年龄中有9的,比如49岁,59岁等等。而暗九的则是指年龄是九的倍数。

另外还有就是55岁、66岁、73岁和84岁的人也是年龄到了关键期,也需要躲春。因为在民间有“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或者是“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等说法。

躲春又到底怎么躲?

既然是躲春,那肯定是要躲起来的。不过这个躲和躲猫猫不同,只是要求在当日交春的时候,不要外出,不要见陌生人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也不需要躲一整天,或者是一整年,只要躲避两个小时就行,就是在交立春节气前后两个小时。

比如2024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16点26分53秒,因此在当天的15点26分53秒到17点26分53秒不要外出,不要见陌生人,尤其是避免和他人发生口角,纠纷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辈人还认为,立春是岁首,是新岁的第一天,这一天还不宜睡懒觉,也不能说脏话,晦气话,不然就没有财富进门。人们也不能在立春这天挑水、下地干活、打扫卫生等。其实这个习俗就和大年初一的习俗差不多,初一也是不能下地干活,不能扫地,也不能担水的。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说到这里,对此你们怎么看呢?还有疑问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