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Home Credit N.V(也称捷信集团)将旗下全资控股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捷信消金)23.1亿元股权质押给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出质的日期为2024年1月25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提的是,2023年9月,捷信集团就已经开始质押捷信消金股权。彼时,捷信集团把捷信消金46.9亿元的股权质押给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外贸信托)。

据工商信息,捷信消金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7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Ondrej Frydrych。最近股权出质信息披露,代表捷信消金股权悉数被质押。

公开资料显示,捷信消金此前融资渠道主要为信托贷款,而现在大量信托贷款到期清偿,捷信消金面临压力。据去年11月中国外贸信托公布的《还款通知函》,要求捷信消金立即偿还当期的1.8亿元本金及131.47万元利息。

上述清还金额,只是捷信消金欠下中国外贸信托债务的冰山一角。还款通知还显示,捷信消金总计欠付中国外贸信托的贷款本金实际高达31.7亿元。若捷信消金未能在11月13日偿还1.8亿元本金及利息,中国外贸信托有权宣布这31.7亿元的本金均立即到期。

柒财经注意到,除中国外贸信托外,捷信消金还曾向国投泰康信托、天津信托等信托公司融资,均采取质押债权的融资担保方式。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外贸信托“催收”之后,该公司又转头向捷信消金提供融资。据悉,2023年11月10日,中国外贸信托发布《外贸信托-汇金58号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50期)成立公告》,此后又陆续成立4批次“外贸信托-汇金58号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上述系列信托计划第44期-1产品说明书显示,该信托计划的保障措施为捷信消金以保障性自有资金的形式出资形成安全垫,为本信托计划的本息提供保障。资金运用方式为用于向捷信消金提供其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贷款。在产品推介中,中国外贸信托仍然称“合作方实力较为雄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催收”,一边又大比例助其“筹资”,中国外贸信托的行为不禁令人迷惑。据此,有业内人士称,信托公司在已经发函催债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为对方发行新一期产品募资,可能是借新还旧、滚动发行。

业绩方面,据母公司捷信集团PPF公布的财报,2022年,捷信集团消费信贷业务实现总营收20.98亿欧元,同比下降24.7%;对应的年度净亏损为为6.14亿欧元,而2021年度净亏损为3.94亿欧元,增亏同比扩大超3倍。

在中国地区业务,捷信集团消费信贷业务则出现更大程度的下滑。2022年,该项业务总营收为3.86亿欧元,同比减少66%。其中,利息净收入1.9亿欧元,同比减少超七成。

盈利能力下滑,到期清还债务承压,捷信消金此前还欲“卖牌”找新股东。而目前,该公司的股权已被全部质押,后期捷信消金将如何走向,还有待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