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29日,中国恒大集团,中国内地的房地产领军企业,在香港高级法院的听证会上被正式宣布破产清算。自2022年6月27日起,中国恒大已8次申请延期听证,其中最后一次公告是在2023年12月4日。

尽管中国恒大在公告中表示,高等法院已批准将其听证会延期至2024年1月29日,但它的第8次延期申请并未获得法院的批准,反而收到了清盘令。

恒大集团执行总裁肖恩对此表示,尽管面临清盘,但集团和中国恒大已尽其所能进行抗辩。此前,集团一直积极推动与各类债权人的深入交流,坚持公平对待所有债权人,并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所有债权人的最大利益,尤其是通过推动境外债务重组。

在英美法地区如香港,清盘是公司解散的常见方式。当清盘程序结束后,恒大将正式宣告破产。此前,恒大曾多次寻求债务重组和分期偿还以避免破产,但债权人已经迫不及待,要求尽快清算恒大资产。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市场对恒大的信心已经所剩无几,恒大清盘是预料之中的事。

恒大的债务问题在于其高达6400亿元的净负债总额,这使得谁先被偿还、谁后被偿还成为关键问题,而后被偿还的债权人可能无法收回债务。但按照法律规定,地产企业破产后,消费者的偿还优先级最高。这意味着,只有当购房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后,恒大才能偿还其他债务。

截至2023年6月末,恒大总资产1.74万亿元,未交付的房产负债为6000亿元。即使进入清盘程序,恒大的资产也足以保障交房。购房者的权益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然而,在偿还购房者和供应商的债务后,恒大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约1万亿元的工程商欠款。因此,购买恒大债券的投资者、提供贷款的银行以及持有恒大股票的股民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香港法院对中国恒大发出清盘令后,如何处理未交付的楼盘和如何解决巨额债务成为市场的焦点。

刘水,中指院企业研究总监,认为从商业角度来看,恒大集团目前面临高额债务、资产无法偿还债务、业务困境以及其上市公司股价低迷等问题。同时,其实际控制人和多位高管正在接受调查,这使得其债务重组方案难以达成。

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骆仁童博士指出,恒大集团清盘事件可能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房地产公司需要在交房、交付和解决债务问题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当公司资不抵债时,债权人会向法院申请清盘,这是法律逻辑的最后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中国恒大清盘对各方的影会有多大?首先,对于中国恒大来说,启动清盘程序后,公司将无法再进行独立经营活动,并失去财产和股份处置权,除非得到香港高等法院的授权。

其次,中国恒大被清盘,市场最关心的是如何保证交房。对此,肖恩强调,这次香港法院颁布的清盘令只涉及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目前,恒大集团及其作为独立法人的境内外子公司的管理运营体系保持不变。

同时,对于债权人来说,在中国恒大清盘的情况下,债务偿还有先后顺序。在香港清盘的公司,债务偿还有优先次序:公司成员、有资产担保的有担保债权人、清盘的开支(包括清盘人的薪酬)、《公司清盘条例》中所界定的优先付款、无担保债权人、债务利息、次级债权人。

此外,股东可能面临需要退还清盘程序开始前一年内从公司收取的股本支付、公司已资不抵债时所派发的非法股利,以及通过进行逊值交易或欺诈性财产转让所得的任何其他利益或财产的回补风险。

关联分析: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欢迎点赞和分享哦!~~

免费电子书: | | | |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 骆仁童主讲课程

人工智能:

数字应用:

数字中国:

数字化转型:

产业数字化:《》

宏观与趋势:

思维与技能:

创新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