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一场完美的旅程

少不了美食的加成

食在缙云

美食频道开启~

黄帝养生宴

五道冷菜

云卷芹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说缙云县城常有五彩祥云出现,五云街道因此得名。这道菜的食材芹菜产自五云,所以叫作五云芹菜。五云芹菜卷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食之有平肝降压的功效。

鸿运当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缙云盛产番薯,在方圆百里都颇具名气。用传统工艺加工成的红薯片,酥脆甜香,是过大年时家家户户必备的茶点,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且缙云番薯还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压的功效。

鱼跃鼎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好溪石斑鱼原来生长在独峰之上,鼎湖之中。白居易有诗云:“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石斑鱼也因随风逐浪,游于好溪中,并在此繁衍生息。因其对生存的水质要求极高,所以十分珍稀,食之有健脑益智、美容养颜的功效。

山羊开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长期生长在仙境般的括苍山中,食百草、喝山泉,得名“括苍山羊”。烹饪时加入肉苁蓉等药材,常食能滋补暖胃、益血养肝。

浓墨重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产自素有“浙江菌菇特色小镇”之称的西乡。黑木耳是众多菌类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现代营养学家盛赞其为“素中之荤”,具有调节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餐前水果

只此青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赤黄白黑”的五色水果,是按照中医五行养生理论精心研究搭配的。且这道“只此青绿”的造型以缙云仙都为原型,高的为鼎湖峰,低的是童子峰,是不是非常生动形象呢?

特色小吃

风味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缙云的特色名小吃——敲肉羹,曾上过《风味人间》之“肴变万千”。相传,黄帝在缙云铸鼎炼丹时,当地人用敲肉羹宴请百官。如今,在缙云无论是婚庆宴请,还是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这一道“敲”出来的美味。它既可当成一道“名菜”上席,也可作为“小吃”饱腹。番薯粉、牛肝菌、藏香猪肉三者的灵魂碰撞,令口感尤其滑、爽、鲜。

家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缙云烧饼+缙云小馄饨,俗称“缙云套餐”,是最佳“黄金搭档”。相传轩辕黄帝在鼎湖峰铸鼎炼丹时废寝忘食,饿了就抓一块面团贴在丹炉壁上烤着吃。在轩辕黄帝驭龙升天后,大批的追随者和当地百姓就用陶土模仿他的丹炉,制造陶炉烤桶,烤制面团食用,慢慢地就演化成了如今的缙云烧饼,所以缙云烧饼也称桶饼、黄帝饼、轩辕饼。2021年,缙云烧饼制作技艺被列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小馄饨在缙云俗称“面饺”,面皮薄,经开水煮后,晶莹剔透的馄饨皮包裹着饱满的肉馅,十分诱人。

十道热菜

春江水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缙云麻鸭,俗名草子鸭、水鸭,因全身羽毛浅棕灰色似麻雀而得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蛋鸭品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缙云因“四万鸭农闯天下”而闻名,当时为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1997年,缙云县被授予“中国麻鸭之乡”称号。由于缙云麻鸭饲养周期长,肉质结实,因而烹饪时需小火慢炖两小时以上,炖后鸭肉肥嫩酥烂,汤香味鲜,具有补中益气、补肾养胃的功效。

花团锦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缙云话中,“花”与“虾”同音;围绕圆心排列的百条河虾,也象征着全县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实干争先的良好发展氛围。这道菜的主要食材来自于好溪,也就是缙云人民的母亲河,不仅养育了世代缙云人,而且还是河虾成长的天然乐园。生长在无污染的好溪水中,好溪清水虾营养物质丰富,再辅以轩辕黄酒蒸煮,具有补肾安神、美白皮肤的功效。

虎虎生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道菜的食材选用的是好溪老虎鱼,因其体色鲜黄,并有许多不规则黑色斑纹,状如虎皮,由此得名,其学名即是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鳜鱼。将此鱼煮汤,有补虚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高原之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道菜的食材来自于大洋高山的藏香猪。大洋,被称作“缙云的西藏”。大洋藏香猪,引自西藏,放养在海拔千米的大洋山上,吃着山珍,喝着山泉,藏香猪肉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都比普通猪肉高,皮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又名“人参猪”。

牛气冲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胪膛黄牛,生长在仙都上游的东方镇胪膛,是缙云最好的牛品种。每逢集市,方圆几十里人都会前往胪膛购买黄牛肉。这道菜的牛肉取自牛身上最好的部位,具有补气养血、强筋健骨等功效。

阳春白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色的高山萝卜点缀着青色的萝卜苗,别有一番风味。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缙云高山白萝卜具有清热化痰,理气消食的作用,对于秋冬季常见的感冒、咳嗽、食积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故而还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的赞誉。

漫卷诗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道菜造型精巧别致,底部如同古时的卷轴,象征着缙云源远流长的耕读家风。苦麻皮,即取自野生莴苣的杆皮,其口感微苦,能清热败火,因此常食用可清除肝火旺盛,建议性寒脾胃虚寒者少食。

豆蔻年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植于大洋高山地区的小土豆,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纯天然无污染、生长周期长,较普通土豆口感更加绵密,营养更加丰富。用茶油香煎后,集焦脆和绵软于一体,常食用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千金一“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道婆媳豆腐,采用当地传统工艺制作的盐卤豆腐,佐以菜干慢炖而成,豆腐滑嫩,口味浓香。相传,缙云周村有一对婆媳相依为命。婆婆体弱多病,媳妇为了能让婆婆吃好心情好,便想了个办法——把豆腐和菜干放一起同炖,这就是“婆媳豆腐”的由来。它虽食材简单,但蕴含着“慈孝文化”,更具有安神补脑、补血养颜的功效。

妙笔生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缙云高山茭白,体型优美、色泽白净、肉质细嫩、入口清甜,被冠以“美人茭”的称号;又因其膳食纤维含量高,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等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缙云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茭白之乡”,产业规模全国第一,并于2018年千里送种苗,缙云茭白“远嫁”四川南江,助力脱贫攻坚。2019年,缙云茭白成功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甜品&饮品

忆苦思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道菜为何叫“忆苦思甜”呢?“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缙云,山多地少,过去便以种植番薯为主,群众穷苦之时,以番薯丝为食度过了艰难时光。现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忆苦思甜”才会感恩奋进,让日子越过越甜。

石斛汁(热)

本饮品由铁皮石斛鲜条榨制而成。石斛,《黄帝内经》敬称为“灵兰”,曰能治“消渴”(即糖尿病)。在《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中都指出,铁皮石斛具有很好的养生滋补功效。

米仁汁(热)

米仁汁采用的是缙云米仁,为缙云特产,是缙云县第二个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并被列入全国名优农产品名录,是杭州娃哈哈八宝粥米仁原材料的主要供应来源,具有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湿养颜的功效。

雪梨汁

雪梨榨汁,保留其原汁原味,具有止咳润肺的功效。

养生有方,再创新法

黄帝缙云,“仙”味“食”足!

特色美食

土爽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缙云爽面,又称土面、索面、土爽面,烧制时可拌、可炒、可烧汤,是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黄帝南巡,驻足鼎湖九炼金丹的同时,广泛传播中原文明,缙云百姓感恩戴德,遂以自制的索面礼待黄帝君臣。索面上口,柔韧爽滑、满口清香,黄帝连道三声“爽”,后缙云人借黄帝金口玉言,将“索面”改称为“爽面”。爽面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的功效。

南乡馒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乡馒头的制作工艺遵循传统制作方法,依然保持着千年前的老味道。面粉和“发酵水”的比例由祖辈流传至今,堪称黄金比例。蒸熟后,没有加酵母粉的馒头闻之麦香扑鼻,触之弹性十足,嚼之香甜。热腾腾的馒头出锅后“点红”,又喜庆又吉利。

清明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捣青草为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清明粿表皮的“青”最主要的原料是艾草或青蓬(鼠曲草)。经过清洗、焯水、捣碎出汁后,倒入适量糯米粉加水拌匀。经过不断地捶打、翻捏,擀出的粿皮韧性有嚼劲。清明粿的馅料分甜咸两种,甜馅以豆沙为传统,通常被做成圆形;咸口的为元宝状,咸菜、笋丝、豆腐、芥菜、猪肉、小葱、胡萝卜……口味没有固定。铺满山矾叶的叶香与艾草香融合,一口软糯,口感丰富。

小酥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酥饼也叫起酥饼,以色泽金黄、层次分明、油润酥脆而颇受缙云人喜爱。由于烘烤时间长致饼中水分蒸发,馅中肉油也被完全烤出,无论是刚出炉还是冷却后都能保持香酥可口,因此比烧饼更便于存放。

缙云发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糕是缙云县古老传统的名土特产之一。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会炊烟袅袅,糕箬飘香。发糕有“发高”、“福高”的谐音,意为年年发、步步高、福运到,它的吉祥寓意使之成为了老百姓在节日或祈福时必不可少的角色。吃一口满口余香,回味无穷,糯而不黏,甜而不腻,松软有弹性。

牛血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锅花功夫熬制的牛骨汤,奶白的汤底满满的胶原蛋白,新鲜凝结的牛血切成薄片,接触高温那一瞬呈现暗红,出锅前撒上葱和香菜,翻腾的热烟混合肉香飘远。牛血入口爽滑,没有腥气,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加入醋或白胡椒,简单的调味激发了原汁原味的鲜美。一口热汤,一口牛血,三下五除二一碗下肚,寒气尽消。

早米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米糕又叫千层糕,原料选自早米,就是双季稻的头稻,因生长时期较短而黏性小,做出来富有弹性不粘人,口感正好。笼屉的竹木香混合米香牢牢锁在早米糕内,最有趣的便是轻轻揭开一角一层层撕着吃,只需要简单的蘸取酱油醋,爽滑软糯,口感细腻,没有经过烹调的原味,吃多了也不会腻。家常的吃法也有红烧或者煮汤,鲜美的汤头加上应季的小白菜,一块块嫩滑的“米豆腐”,口感敦实却不会粘牙,饱腹感强同时又具风味。

尝经典美食 品江南风韵

一口酥香 一口香甜

这一波风味让你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