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选,一只鸽子最想生在印度,最不想生在广东。

就像外媒2月1日报道的那样,生在印度的鸽子,可能会被三哥们当成“中国间谍鸽”,光宗耀祖,走上鸽生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在广东,在幼年时就会被油炸、被红烧、被热卤,被做成一道道粤韵风华。

你以为它不想像印度鸽一样光宗耀祖么?它等得到长大飞往南亚次大陆的那天么?它有努力的机会么?

选择比努力重要,鸽界如此,券商界更是。

1月30日,海通证券发布2023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18亿元到10.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55.35亿元到56.27亿元,同比减少84.57%到85.97%。

如此业绩,揭开了海通这块金字招牌背后的尴尬:保荐质量显著下滑,踩雷境外资产。

而这都源于它的两次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户的天使,股民的梦魇

让2亿股民痛心疾首的,就是市场上有太多估值偏高的上市公司。

抛开市场机制不谈,保荐券商的操作手法是原因之一。

这是摆在海通证券面前的第一个选择:投行业务到底是优先客户,还是优先监管。

海通选择了前者,这让它成为了仅次于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投行业务探花,但也成了客户眼中的著名天使,股民眼中的梦魇,甚至被证监会“嫌弃”。

要讲明白海通证券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我们需要从投行业务本身说起。

别以为它有多高大上,券商做投行业务的时候,就是和你家楼下Tony最像的时候。

和你理发是为了追班花一样,公司找券商保荐,是为了高价发行,归根结底都是包装。

包装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班花追不追得到手。所以优秀的理发师,往往会根据你的整体气质,给你量身定制一个合适的发型,并收取一次让你刻骨铭心的费用。

优秀的券商,也需要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客户,并定制一个保荐方案,这个过程,就叫尽职调查。

但毕竟同个价位的Tony技术都差不多,所以他们只能想尽办法,结客户之欢心。

比如给你上最好的洗发水,再来一套面部剃须服务,最后再喷上名牌须后水,让你尽兴而归。

理发师这么做无伤大雅,最多也就是带动其他同行一起开卷。

但券商如果服务意识太过充沛,后果可就相当严重了,毕竟证监会在一旁盯着。

比如沃德农机,2018年分红26亿,是当年营收的63%,净利润的3.6倍,2020年分红4亿,2022年又分红10亿,其中绝大多数都进了实控人王伟耀、张阿美夫妇的腰包。

一边咣咣花钱,一边又猛猛哭穷,任何一个久经考验的大A股民,都会对它的上市打上好几个问号。

大金融家海通证券说,这不重要,一边把沃德的保荐材料交了上去。

深交所和证监会说这很重要,前者撤销了沃德的上市申请,后者一边给海通的保荐代表开罚单,一边又把海通从券商“白名单”里踢了出去。

顺便一提,这个白名单是证监会推出的对公司治理,合规风控有效的券商推出的一种奖励机制,自2021年5月到现在,已经公布8次。券商们进进出出,头部券商里只有海通一次都没进过。

再比如索辰科技,上海一家专做计算机辅助工程的公司,发行价居然高达243.5元/股,超募15.68亿元,是原来的1倍还多,发行市盈率高达368.92倍。

这么一单做完,净利5000万的索辰科技25亿募资到手,股民戏称“躺赚50年”。

海通证券也笑纳2亿保荐费,50年换2亿,我都替海通不值!

还有2022年的最贵新股翱捷科技,2023年的日联科技,也都是海通证券的作品。

原来中信和中信建投是走量的是吧,敢情您海通才是客户们心中真正的超人!

大投行海通证券拍着胸脯说,发行价和保荐费不重要,为资本市场保荐优质资产,是阿拉的天职。

市场翻了个白眼,一边掏出了几张k线图,几只最贵新股的大阴线分外显眼,4月18日上市的索辰,更是在4月27日就掏出了一份亏损季报。

这是优质资产?你当我没见过优质资产?

经营亏损,作为保荐券商的海通能不知道?但人家就是能掐着季报披露前让客户上市,钱到手之后,业绩再难看也无所谓。

什么叫天使般的投行?翻译翻译。

就是不但能让客户安心躺50年,还能在睡梦中时不时笑醒,厉不厉害你海通哥?

靠着对客户无微不至的服务,海通证券常年位居投行业务榜单前列。2023年,海通证券IPO总承销规模为466亿元,行业排名第二;创业板的承销金额达到56亿元,排名第四;在科创板的承销金额达到380亿元,排名行业第一。

尤其是科创板,海通证券靠着超高成功率,成功成为一众科创企业心目中的“爷叔”。

爷叔海通证券一边压住疯狂上扬的嘴角,一边说都是虚名,何足挂齿。

证监会这次话都懒得说,扔出16张罚单,其中10张来自科创板保荐,主要是由于信披违规而收到的行政处罚、监管函、问询函等。

从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海通一共完成23单科创板保荐业务,这样一看受罚比例还不到50%,还有提升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地产债玩到退市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是所有头部券商的共同问题。

在这方面,券业大咖们也是各出奇招,有押宝自营的,有玩股票期权的,还有玩期货的。

海通证券香港子公司海通国际以非凡的战略眼光,选择了地产债。

起码在2021年之前,这个选择相当明智,高速发展的地产行业成为地产债安全性和高收益的有力支撑。

转折发生在2021年,地产行业的整体转向,成为海通国际的当头一棒,但船大难掉头,海通国际根本来不及调仓。

以海通国际管理的海通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为例,其房地产持仓曾高达81.55%,虽算不上梭哈,但地产走势如何,基本能决定海通国际的交易业绩。

直到2021年12月,这一比例才发生大幅调整,但房地产依旧是该基金的最大行业配置。根据2022年前三季度财报,海通国际多次降低风险敞口,但投资头寸依然高达350亿港元。

数据显示,2021年海通国际的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从2020年的30亿港元降至2.5亿港元,同比下滑了92%,自2021年三季度起,海通国际交易及投资收入季度亏损基本稳定在5亿港元以上。

2022年,港股市场更是出现整体性的巨幅下跌,对海通国际无疑是雪上加霜。

去年3月17日,海通证券旗下控股子公司海通国际在港股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初步测算,海通国际2022年净亏损约64亿至66亿港元,不仅将前两年好不容易赚回的22.33亿港元盈利全部侵蚀掉,还倒亏了四十多亿港元。

消息一出,海通证券也跟跌,港股和A股收盘跌幅分别为4.95%、3.56%。

对此,海通国际官方解释称:“净亏损主要是由于香港资本市场活动在2022年上半年放缓导致集团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减少,及因金融市场震荡造成证券价格下降而产生投资净亏损。”

投资者们当然不买账,“前半句并非主要原因,后半句才是真正原因”,“老老实实做中介就好了,非要去搞自营”是他们的心声。

去年10月6日,在停牌10个交易日后,海通国际与境外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通国际控股”)发布联合公告称,9月26日,海通国际控股以协议安排方式对海通国际私有化,并请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交该建议。私有化生效后,海通国际控股将拥有海通国际100%的股份。

公告显示,海通国际每股私有化价格为1.52港元/股,较停牌前溢价100%,注销价较停牌价每股0.71港元溢价约114.08%。

换言之,就是海通国际要走向私有化退市的结局。

其实去年,港股退市的企业至少20家,包括雅士利、达利食品、永盛新材料、江南集团等,但证券行业并不多见,更何况还是头部券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尾声

其实踩雷地产债的远不止海通国际一家,中资券商或多或少都牵扯其中。

但作为曾在上海滩与申银、万国抗衡的一方豪强,如今又作为海派券商的代表,在行业头部的激烈竞争中始终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的海通证券,似乎退步得有些过于明显。

从股价上也能看得出市场的较高预期,从1月30日业绩预告发出至今,海通证券股票价格已经连跌4日。

也许是为稳定投资者,海通证券抛出了2024年首份回购方案,表示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金额为3亿元-6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2.78元/股。

但回购终究只是权宜之计,对市场信心的提振相当有限,就像广东的鸽子再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被端上餐桌的命运。

但幸好,在要成为怎样的券商这件事上,海通证券还保有选择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