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新闻很密集,有个新闻大家可能没有关注到。

国务院下发通知,12个重点省份近期不得再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和市域(郊)铁路项目。

这几个城市地铁被叫停是对的。

本来地铁就很烧钱,建起来之后,很难赚到钱,全国能赚钱的几个城市也就是深圳、广州、武汉、上海、常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些赚钱的城市,大多还不是靠运营地铁盈利,都是靠副业赚钱。比如深圳地铁。

18-22年地铁运营毛利润如下:-3亿,-4.4亿,-20.2亿,-19.2亿,-30.5亿,亏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主要靠tod模式赚钱,以地铁站点为核心开发物业,赚钱后再用于地铁的运营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叫停也是好的,别以为只是建的时候花钱,建好了更费钱,每年都要投入多少钱进去维护。

有数据统计分析,每人每次坐一公里地铁,地铁公司就差不多就要亏一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城市叫停地铁建设,真正目的是要求这些省份全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要在地方债务风险降低至中低水平之前,严控投资项目,严格清理规范在建政府投资项目。

这12省份分别是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这些省份全都是负债率排名在前15的省份。

负债率是zf债务余额和GDP的比值,衡量经济规模对债务的承担能力,警戒线为60%。

超过60%就很危险了。你看看这些省的负债率,青海和贵州的都已经超过了警戒线了, 剩下的省份也在警戒线附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贵州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2.4亿元,经过计算,贵州的债务总量是财政收入的21.4倍。

换句话说,以贵州财政收入,不吃不喝不付利息,也需要21.4年才能还清债务。

而且像很多地方的项目都是所谓的“无效基建”,不仅收益一般,还成为了负担地方的包袱。

像海南儋州海头站这座高铁站,投资超过4000万元,之前一直处于停摆状态,到23年12月份才开始售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贵州独山县水司楼,举债2个亿,建了一座庞大的仿古建筑群,虽然外观华丽,却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旅游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省份,很多还靠城投债来发力搞基建的,把经济数据做得漂漂亮亮,搞得现在城投债压力还不小。

据网上资料显示,截至9月份,中国城投公司负债高达65万亿。这相当于30个恒大,50个碧桂园。

而且城投债是很多投资者可以通过资管、信托产品、私募间接投资。城投债暴雷,涉及面也挺广的。可能你在银行买的某个理财产品,背后就是城投债产品。

2023年城投债到期压力最高的前五位省份为江苏、浙江、山东、天津和河南。江苏到期规模较大,但经济财政实力强劲,偿债压力可控;但是像天津、河南、浙江这些压力还是不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各个城市真的很大决心要化债了。

也看到各个地方都在行动。

去年发了1.5万亿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就是把城投债这样的隐形债变成显性债。

其中贵州省发行量高达2148.83亿元,天津、云南、湖南、内蒙古都超过了1000亿元,吉林、辽宁、重庆、广西和安徽超过了500亿元。贵州城投债存量化解300多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说特殊再融资债券也是一种借旧换新,但也给地方减轻了债务负担(利息变少了)。到期还是得还,这个只能缓解短期偿债压力而已。

真正化解债务的核心关键还是各地要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加快产业建设的长期部署。

当然,在化债周期,必然需要大放水,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开年,不是搞psl,又是降准的其中一个原因。

这样的经济周期之下,对于普通人来说,必然会面临大放水,以及后面会不会产生通胀的问题。

因为在化债周期的时候,常用的 有个招就是 适度通胀化解长期债。

所以,未来至少三年的化债周期下, 对于普通人来说 ,有个最 重 要的问题 就是如何能够 保 住 自 己的资 产不缩水,和现金不贬值 。

这对中产家庭的挑战恐怕非常大。

因为中产家庭是既有类似房产和股票的资产,也有一定存款和现金。

可是去年以来,资产缩水应该是很严重的,存款和现金收入也在下滑,如果不懂得如何处理名下的资产,尤其是房产,恐怕未来还会缩水越来越严重。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有的中产家庭,务必要重视这个问题,避免过去积累的财富在未来进一步缩水,甚至产生返贫风险。

我还会在未来的文章里再跟大家说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