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晓来信到曹丰泽现象:

在市场社会如何塑造青年精神

《文化纵横》2024年第1期(2月刊)新刊手记

✪ 《文化纵横》编辑部

清华大学博士曹丰泽放弃北京、上海中产生活,前往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当水电工程师,奋斗打拼于非洲艰苦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

若干年来,类似曹丰泽这般面向新世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气质的当代青年形象十分罕见,充斥于网络上的青年声音都是“内卷”“佛系”“躺平”……我们这个时代关于青年的形象多与“愤懑不平”和“无力感”相纠缠。这与曹丰泽充满桀骜不驯的野性气质和生命力形象形成极大反差。

面对这样的时代精神反差,不由得令人联想到80年代初著名的潘晓来信大讨论。在当年那封充满困惑迷惘的青春来信中,潘晓感叹道:“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

从80年代初的潘晓,到21世纪20年代的曹丰泽,这四十多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经历了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当代中国青年精神特质的主要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而是如水银泻地般无处不在的市场力量。市场经济,及其衍生的一系列社会政治和文化价值,成为塑造当代青年的主导性原因。在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的过程中,竞争是核心特征,市场空间的获取是关键追求,而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的社会风尚,则是创造市场经济消费空间的必然精神养料。

80年代的潘晓式困惑,实质上是计划经济体制进入瓶颈期的青年心声,它是那个时代社会空间日益狭窄、社会经济停滞不前,进而导致社会资源日益短缺的反映。而一旦进入改革开放,由于社会经济货币化、市场化程度极低,初期的竞争极不充分,整个国家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因而,当时的社会是乐观的,青年人的精神是蓬勃的,这从时代的音乐旋律中可以得到证明:《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两首流行于80~90年代的青春歌曲,极其典型地表征了市场经济初期乐观向上的青年气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空间日益逼仄,市场资源日益紧缺,青年精神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形成鲜明反差。从“内卷”、“佛系”到“躺平”,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的词汇充满了无奈和无力感。面对强大又无处不在的市场社会,愤怒反抗的对象是模糊的,唯一可以调侃的是个人追求的虚妄,放弃理想、放弃追求成为当代青年可以反抗的一种姿态。若干年前,从日本传来“食草族”“宅”等青年反抗主流社会的种种怪异现象,继而又有韩国青年的不婚不育潮流,前几年中国台湾青年流行的词汇是“小确幸”,今天我们则从现实中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躺平”……

青年精神是时代的表征,也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症候,在今天,它们背后的决定性因素都是起支配性作用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面前,青年的精神气质具有不分地域、不分国度的共同性,它们都反映了市场经济进入空间饱和阶段人们的焦虑感、无力感。

曹丰泽现象说明了什么?

在一片无力的喟叹声中,曹丰泽现象出现了,它提供了当代青年精神塑造的一种新的可能性。曹丰泽远比不上曾经的雷锋等英雄形象,他远远谈不上完美,身上缺点多多,但他的气质是进取、向上、开拓、建设的。

从表层看,曹丰泽现象是在市场经济找到新大陆之际出现的,与西方殖民时代的拓荒者精神差别不大;但从深层看,他的身上继承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代代相传的青年优秀品质和优秀传统。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涌现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年主旋律。50~60年代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70年代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影响和改变了整整两代人的命运。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尽管商品化大潮席卷全国,但在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的40年中,我们仍然能从各行各业的经济奇迹中看到继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荣青年传统,它们代表着改革创新、艰苦奋斗、与时俱进。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内,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是将产业链从中低端推进到中高端,对外,则是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大规模走向世界,通过与亚非拉国家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更大范围的工业化,造就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培育更广大的具有消费力的人群,进而开辟一条有别于殖民主义的人类现代化新路。

曹丰泽现象,正是中国在新的历史阶段涌现出来的当代青年现象。

在市场社会如何塑造青年精神

青年的时代精神是可以塑造的。从1949年以来,每隔十年,我们便会看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年精神,它们事实上是社会主导力量塑造的结果。而自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这种主流社会的塑造力量不断弱化。

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建设强有力的主流社会的教化体系,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可为当代青年信任并接受的精神文化及伦理道德体系。没有这套教化体系,青年的精神气质只能随市场力量沉浮不定。

自80年代以来,中国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系遭遇各种挑战,难以提供有效的教化支撑。于是我们看到,能够满足青年的,只有物质财富增长所带来的机遇和空间。一旦遭遇物质层面的空间收窄,青年依赖个人奋斗而形成的动力机制便会迅速消失。

以曹丰泽为代表的青年,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以物质追求为基础的奋发有为的当代青年新形象。它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离开物质世界的人生追求是虚幻的,青年人的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之上。但与此同时,这个时代更应为曹丰泽们的追求赋予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使之超越个人奋斗的层次,上升为代表中国和人类社会追求的普遍性价值。

就此而言,在总结曹丰泽现象时,我们应将其奋斗开拓新世界的追求与建设一个更公平更美好世界的追求结合起来。在前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拓展新的机会空间的行为逻辑,如果不加限制和提升,它很可能陷入新殖民主义;而在后者,则意味着我们要将建设一个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公平正义的新世界愿景,纳入对新世界的开拓建设之中。

曹丰泽现象,代表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新品质。只有进一步与中国和世界进步事业结合在一起,它才是可持续的,才能真正代表未来。

2024年2月新刊目录

编辑手记

从潘晓来信到曹丰泽现象:在市场社会如何塑造青年精神

《文化纵横》编辑部

域外

“星链”在战场:第一次商业太空战争

张涵抒‍‍

封面选题:“内卷”之外

与其拿着放大镜去执着于眼前的问题,当代青年更需要一副望远镜来眺望时代的走向,并将自身成长与时代发展的大势融合在一起。

收起放大镜,拿起望远镜——中国青年的破局之路

修远基金会‍‍

个体与国家、青年与时代,实际上是相互塑造、共同前行的。‍‍‍‍‍‍‍‍

出征与“内卷”:青年网络思潮的双重节拍

余亮

在今天,有没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平衡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新路径?如何在机制上配合思想与情感的“一带一路”,打开想象空间并给青年创造更多的“全球南方”通道?

走出“内卷”,奔赴新地:新时代中国青年该何去何从

廉思

“上岸”非洲?——新全球化下的青年“出海”

刘晗‍

世界观

止渴之鸩:“无政府资本主义”与阿根廷的“依附”困局

史庆 章永乐

哈佛招生案与美国政体变迁

左亦鲁

过去人们或许可以指望美国最高法院在非常时期扮演稳定器的角色,但今天的最高法院正处于权威和信任的最低点。

经典重温

在思想斗争中赢得文化领导权

——中国近现代革命话语的形成过程及历史回溯

干春松

当红军长征进入延安之后,通过《矛盾论》和《实践论》这样的著作,根据地的人民开始理解了革命的眼前任务与未来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实事何以求是——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曾嵘 王立胜

政策

中国债务问题中的关键堵点

冯万奇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基于我国特有的国有经济独特制度优势,建议国家强能够控制和影响的产业链上游的生产要素价格适当下调,国有经济让出的利润即可以传递给民营经济和居民个人。

新型跨国企业

《原神》在巴西“启动”

梁颖怡 闵雪飞

中国企业“走出去”中的控制权问题

刘玉照 熊健然

海外中资企业为何扎根难?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18国的调查分析

沈圆圆 孔建勋

尽管中资企业在学习当地企业成功经验方面态度积极,但是“外来者”的信任危机仍然带给中资企业不同程度的嵌入焦虑。

历史观

冷战之殇——柴尔德考古学的反战思考

李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文化纵横》2024年第1期(2月刊)新刊手记,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