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跃龙门”砖雕。
龙纹,是常见的中国传统纹饰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造型不断发生着变化。农历龙年即将到来,记者昨邀请扬州博物馆典藏部专家对相关文物进行解读,在“龙宝贝”中追溯龙纹的演变。
新石器时代就已有龙纹
龙纹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出现了夔龙纹、螭纹、蟠龙纹、虬龙纹、卷龙纹、走龙纹、飞龙纹、鱼龙纹(摩羯纹)、游龙纹、团龙纹、云龙纹、海水龙纹等形态,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象、由狰狞威严到祥瑞端庄的过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龙纹经常出现在陶瓷器上。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陶器上就已经出现龙纹装饰。到了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显示出龙有凌驾于人世之上的神的权威,折射出古代先民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公元前11世纪,商王朝被周王朝取代。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
春秋时期,龙的形体上突出了兽的特征,龙被加上了与虎相似的四足,使龙看起来不再像蛇、鳄那样爬行。在扬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春秋·夔龙纹玉璜上,正面雕琢了背向的两条龙,中间以勒槽分割,四周出脊,龙口微张,舌上卷作开口的穿孔。龙身饰浅浮雕卷云纹,纹样饱满。在卷云纹之间采用劲健的细阴线琢饰钩云纹、几何纹作附饰。
唐·绿釉模印堆塑龙纹盏。林倩雯翻拍
龙开始以兽的形象出现
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长角、尖耳、兽足、蛇躯,此后龙的形象更加艺术化与世俗化,宗教的色彩逐渐淡化。
扬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西汉·嵌玉鎏金铜带板1977年出土于甘泉“妾莫书”木椁墓,这件长方形的带板正面边框为模铸的四条蟠龙,上边框两龙相望,左、右边框各饰一条昂首游动的蟠龙,龙及边框线皆鎏金。带板内空,镶嵌琢雕精细的龙凤纹黄玉片,图案较为抽象。据介绍,此类铜带板在汉代墓葬中出土较少。
另一件东汉·“宜子孙”出廓玉璧出土于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其玉质晶莹温润,双面琢镂成器,为佩玉。璧廓外附琢一凤,凤腹下隐刻“宜”字,璧廓内琢双螭,体态矫健灵动,首尾相联处分镂“子”“孙”二字,寓有祥龙瑞凤宜子孙之意。
隋唐时期,龙体基本为兽形,龙首有角,无双鬓,上颚唇部微微凸起,一般爪为三趾,并出现宝珠,珠小而为火焰包围。此时开始流行一种“行龙”。这些龙纹身材多取兽类,常以雍容、矫健的姿态和超迈威猛的气势出现在人们面前。
扬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唐·云龙纹铜镜就是典型的“行龙”纹样。该铜镜钮外三朵流云间浮雕一腾龙,龙口大张,口衔镜钮,身被鳞甲,四肢或直或曲,龙尾与后肢相纠结。整镜厚重,包浆呈深黑色,为中唐时期铜镜中的精品。
春秋·夔龙纹玉璜。
龙的艺术形象逐渐完善
宋代龙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但龙的形象已基本挣开宗教的樊篱,而且出现了一整套画龙的理论。即“三停九似”。“三停”是说在画龙时,龙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这三部分长度应相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如兔、项似蛇、腹如蜃、鳞如鱼、爪似鹰、掌似虎、身如牛。从现存的宋代器物上所绘的龙形象看,宋龙体态灵健,气质雅俊,或腾飞于飘渺无定的云霭,或出没于崩云裂岸的狂涛,雄奇而不怪异,洒脱而不张狂,令人赏心悦目。
与宋代相比,元代的龙形象更趋一种协调和审美情趣的追求,龙头小而扁长,龙目明亮,龙眉粗壮,龙角后伸,龙躯细长若蛇,四肢有力,显得轻灵飘逸。元代龙形象中,尤以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为代表。
明清以后,由于封建帝王的推崇,龙形象被更加广泛地运用到各个艺术领域,以突出帝王的权威。从形态上看,既有头尾相交、宛如花团的团龙,也有盘于梁柱之上、探首张爪的蟠龙,有踏水而行的走龙,也有腾飞于空的翔龙。龙的宗教与政治意义再次凸显,形象也变得怪异可怖,并且出现了正面龙首图象,这种图案中的龙双目圆睁,目光如炬,爪舞牙张,须发皆扬,龙成了皇权的工具和象征。
延伸
鱼为啥要跃“龙”门?
在演变进程中,鱼本来就是龙的原型之一。传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曾将河东界的龙门山凿开里余,名为龙门。黄河得以从龙门流过。每年春未,就会有黄鲤鱼争先恐后地从各条江河汇集到龙门之下,它们之中若有能逆湍急的水流跃上龙门者,就可化变为龙。当有鱼跃上龙门时,不仅云雨相随,而且还有天火自后烧其尾。正因为如此凶险,所以一年之中,能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条,未能过龙门者,点额而返。这就是中国民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这个传说的角度看,龙首鱼身正是变化过程中的形象。 记者林倩雯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