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新春佳节,让我们走近鲜活的新区人,去触碰生活的温度与温情。

他们也许是精致手工艺人,也许是充满甜蜜的烘焙达人,也许是拥抱着诗与远方的小店老板……在他们身上,有城市中的诗意,也有岁月里的温柔。

也许,这里也有你的生活。祝你龙年快乐。

过年过节,少不了甜品加持。早在新年前两周,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冷空气也变得“热”了起来,时不时飘来的蛋糕香味,格外勾引游人的味蕾。

小北来到葛塘街道美利广场另一面的海棠美食街,走上二楼,这股蛋糕香味更浓了。寻味而来,我们停留在了“翾家烘焙”。

店面不大,但也尽显温馨。雪花酥、太妃糖、黄油曲奇、蛋黄肉松酥……柜台上摆着各式甜点,光是看着,就有了莫名的甜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北来啦!”门帘微动,走出一位漂亮的姑娘,手里捧着一碗刚打好的奶油。

早晨七点到店,王芮翾已经忙了有一段时间,她和店里的员工们需要做六个蛋糕,这些都是客户提前预订的。

王芮翾今年34岁,从26岁开始做甜品,至今已有八年时间,而这原本只是她的一项业余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学里,王芮翾学习的是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商场做了两年的策划工作,业余时间经常自己学着制作甜品,送给家人和朋友吃,没想到得到了不少好评。

“你可以试着开一家烘焙店哎。”在朋友的鼓励下,王芮翾开始尝试自己创业。没想到,订单越来越多,她干脆盘下了一间门面房。

她在个人社交软件上写道:“美术生不玩画画,改玩蛋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自己不怎么喜欢吃甜食,只是很享受做甜品的过程,因此我们店里的东西都不是特别甜。”王芮翾笑着说,看着大家喜欢吃她做出的甜品就觉得很满足。

设计审美在线、制作材料优良,这让她的甜品在葛塘、大厂一带收获了众多忠实“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春节假期休息十天,烘焙店全年无休,订单多的时候,王芮翾要忙通宵。“基本上都是回头客,或者是顾客互相介绍,不知不觉我好友列表里都有好几千人了,划不到底。”

蛋糕好吃,纯手工的制作过程却不容易。蛋糕需要提前一晚烤好,放在冰箱回油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要开始“创作”,切水果、打奶油、抹蛋糕、做造型、插装饰……

虽然辛苦,但王芮翾乐在其中。她说,不仅是因为吃甜品会让人快乐,更是因为蛋糕就是一种生活仪式感,它出现在人们人生中的重要场合,凝聚着祝福与爱。

所以每做一个蛋糕,她都觉得很荣幸。她希望拿到这个蛋糕的顾客,都能在值得纪念的时刻里,拥有完美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百天、周岁生日、新人订婚结婚、50周年金婚、情人节…… 她 翻出自己的朋友圈相册,细数着给客人们做的各种蛋糕。

“这款我印象深刻,这是一位母亲送给孩子的接风蛋糕,让我做从伦敦飞回南京的手绘图案。 ”

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远在他乡读书,母亲的挂念、期望,都将在重逢的这一天尘埃落定。王芮翾感同身受,便将蛋糕比作天空,绘上了两地的经纬度。看似是地球两端,但在妈妈心里,爱就如同那架不断靠近的航班,能超越遥远的距离。

“希望收到蛋糕的孩子能吃出妈妈的爱。 ”王芮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王芮翾店里做出的甜品,不仅给来来往往的人们带去纪念意义与美好回忆,也给她自己带来了许多珍贵的感情。

“我和一位好朋友就是因为烘焙结缘的。”王芮翾性格大大咧咧,好交朋友,曾经一位经常光顾的老客,就在日常接触中和她逐渐熟络了起来。

深入交往后,双方发现都有着共同的爱好,爱吃不甜的甜食、爱拍照、爱探店……现在,两个人经常结伴出去游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芮翾不怎么爱吃甜,喜欢吃蛋黄酥,巧的是先生的口味也和她一样。

“谈恋爱的时候给他过生日,想来想去不知道送什么,就送了自己做的提拉米苏。那会儿还没开始正式做烘焙,工具还是问同事借的。”

现在,王芮翾的女儿已经七岁,喜欢吃店里的梦龙卷、泡芙、碱水面包。受她的影响,也对甜品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缠着她说自己也要试一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甜味就像无形的奶油,浅浅滋润着王芮翾的生活,串联起家人、朋友,串联起与客人的缘分。

“我很喜欢南京,这里四季分明,居住宜人,南京人性格也普遍很直爽。”王芮翾说,爸爸妈妈是湖南人,二十多岁时来到南京工作,并在这里定居。因此,她从小便生在南京,长在南京。

今年春节,王芮翾打算好好陪一陪家人,不仅给客人,也给身边人的生活带来甜味。正如她在朋友圈写下的:“总要热爱点什么,给生活加点甜。”

素材来源 | 葛塘街道

图、文 | 秦思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