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旗下的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免费社交软件。这款跨平台、跨运营商的应用程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月活跃用户已超13亿。通过微信朋友圈、群聊可以与好友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也可以与微信好友一起开黑玩游戏。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可以获取文章、视频等内容。小程序的出现可以为我们提诸如交通出行、生活服务、购物消费、金融理财等服务。显然,微信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微信公众号属于私域流量,平台有大量的文章,包含各种类型。在观看文章的时候,特别是一些紧急发布的内容,一定要主要区分是否为“官方微信公众号(官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公众号(WeChat Public Platform)平台最早于2012年8月正式上线,主要用于消息推送、品牌传播、分享内容等。期间经历几次大的改版,比如:

2018年1月,规范“非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类信息发布;

2018年7月,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可赞赏作者”暂时下线;

2019年8月,公众号账号已超2000万

2023年10月,“粉丝”量在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对外展示实名信息。

微信公众号的账号类型包含:

订阅号(具有信息发布与传播的能力,比较适合个人以及媒体注册);

服务号(具有用户管理与提供业务服务的能力适合企业及组织注册);

小程序(具有出色的体验,可以被便捷地获取与传播,比较适合有服务内容的企业和组织注册);

企业微信(对内让工作协同高效,对外连接12亿微信用户,比较适合企业及组织注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鉴别是否为“官号”?

有些微信公众号为了获取流量,会通过“玩弄文字”冒充“官号”,比如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的名称及标识,发布一些不实的消息。如何进行鉴别呢?两步即可完成!

一、认证主体和标识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主体认证有严格的审核条件,如果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官方账号,会有平台授予的蓝色认证标识。认证主体显示非个人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认证账号信息

点开微信公众号账号,查看账号的名称、基础信息、头像等信息,如果这几个信息与主体认证不一致。此时,就需要特别注意了。比如账号中简介是权威发布,认证的主体却是个人,大概率此账号是假的“官号”,内容需要格外的注意。

其实,微信公众号平台对于一些账号信息假冒仿冒官方组织的有一定的监管措施,比如禁止账号信息中含有假冒仿冒政党、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内容;禁止账号信息中含有假冒仿冒新闻媒体、社会群体等机构组织的内容等

假冒仿冒官方账号发布消息,轻则违规,重则违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总而言之,小编认为如果遇到类似官方发布的消息一定要求证,确认认证主体的信息是否正确,以免上当受骗。文章的最后,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编会积极地回答,大家共同的成长与进步。

更多核心科技请关注两晨科技,读者朋友们,再会!

编辑 | 李小

审核 | 张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