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解它,成为它,并改变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一个经济体来说也同样如此;今天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增长速度的放缓,取而代之可能是更严峻的经济增长形势。

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到今天的高质量增长,背后转变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路径的改变,背后可能还有着消费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最终,我们也不可避免需要走到以刺激消费为增长模式的路径上来,而这条路,其实并不是那么好走。

以拉美为首的经济体多年来深陷“中等收入陷阱”无法自拔,何为“中等收入陷阱”?

其实指的就是一个经济体卡在产业转型、居民消费和收入上不上不下的局面,具体体现在,对外制造业不再具备成本优势,对内由于收入的相对较低,又无法建立以第三产业为经济增长的依赖路径,经济于是长期停留在这一阶段,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

对我们来说,高质量发展所需要依靠的居民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这条路,也的确并不好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上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居民消费价格一降再降,这背后是消费疲软以及工厂和农场产出过剩,倒逼企业降价去库存的迹象。

居民消费价格下降,主要体现在食品和电动汽车上,但工厂和其他生产商的批发价格在上个月也有所下降,而且自2022年10月以来,每个月我们的批发价格都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从商品端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内卷在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对职场人来说,内卷可能意味着更长的加班时长,以及更少的薪资收入;而在商品端,内卷的极致体现只有一点:那就是价格战。

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的普遍下降,这通常被视为有通缩的风险,通缩给宏观经济的麻烦就在于,物价下跌会让家庭和企业难以每月支付抵押贷款、企业贷款或是其他债务。

加上挣扎中的股市和房地产行业,这些都对长期的居民消费信心构成了一定的挑战,这也能够理解,为何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跌再跌,背后都是因为就业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的。

但居民消费价格的下跌,也有优势,那就是能够让我国生产制造的商品,在海外海更具竞争力,毕竟价格优势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由于国内家庭对消费变得越来越谨慎,从电动车到太阳能电池板等各种产品的制造商,都在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出口。

当国内消费市场的增长已经到了一个肉眼可见的天花板的时候,对品牌方来说,出海就成了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长期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8%,降幅超预期,这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7.3%。

短期来看,食品价格下跌了,尤其是猪肉价格更便宜了,这能够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买到食品,但长期来看,商品价格下跌本身就是需求不足的结果。

需求不足,对食品行业的整个供应链来说,都有供大于求的风险,即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企业只能够缩减成本,例如更低的食品价格,以达到降价去库存的结果,但企业压缩成本,就业形势就不会太好。

就业形势不好,内卷就会应运而生。

因此,内卷的发生,一定是企业端先卷起来了,其次才会进一步传导到员工端,最终又反映到居民消费意愿不足上。

这是一个负循环,也是长期来看对宏观经济构成的最大挑战。

去年以来,电动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一步步蔓延到食品行业,从奶茶到咖啡,再到零食,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幸免,价格战的愈演愈烈,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缩减,裁员或降薪就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这样的趋势不改变,不根本性扭转局面的消费能力,那么长期来看,我们的宏观经济就极有可能陷入一个漫长而又阵痛的过程之中,难以自拔。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刺激消费。

那么如何刺激消费呢?

从数据上看,我国家庭储蓄总额已经高达130万亿,平均下来每个国人差不多存了10万元左右,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储蓄,几乎等同于我国一年的GDP总量。

如果这笔钱被拿出来消费,自然就可以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归正常,甚至可以让通胀维持在一个相对健康的数值。

但问题的关键又在于,由于缺乏信心和不确定性,一些有能力消费的家庭,并不愿意消费,甚至反过来把存款存在银行里,在这130多万亿的储蓄里,其中有超过50%都是定期储蓄,这也说明了未来消费前景的不明朗。

如何刺激这部分群体把钱从银行里拿出来消费,而不是储蓄,这本身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钱是自己的,如何用取决于钱的主人如何想,如果绝大多数有储蓄的家庭都不选择消费的时候,这个时候经济增长自然就会陷入停滞。

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倾向于保守型消费,降级消费的时候,增长自然就会变得更困难,而不是更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在消费在此时停滞,又该如何刺激消费呢?

首先,消费的停滞很大程度上和一些行业密切相关,例如房地产,由于我国家庭资产中房地产的占比能够达到七成,而房地产近年来的下行,让许多家庭的资产开始缩水,这是很多人越来越保守的一部分原因。

房地产不仅仅事关宏观经济的增长,本质上房地产还关乎全民财富的高低,当几乎所有家庭都借贷买房的时候,房价的下跌或上涨,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另外,随着基建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断饱和,也影响到了增长的放缓,增长的放缓,简单来说就是有人认为挣钱更难了,当人们把“挣钱难”这一概念具象化,其实就是更保守的消费观念。

而消费保守,就进一步导致居民消费价格的下跌,产能过剩。

过去的市场,是按照每年增长8%的14亿人口市场来做市场调配的,其中不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企业,押注了消费升级,在品牌等方面的扩建,乃至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进行大笔投入,但随着每年增长的速度延缓到了6%,对企业来说,过去的扩张性投资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从扩张到转向收缩,有时候可能仅仅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市场的增长放缓,背后随之改变的是整个市场内部的企业、家庭、个体对未来的期望值变化,一步动步步动,于是乎我们就会看到消费的整体发生了一个大逆转。

如何刺激消费呢?

过去的消费强劲,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之下的,例如过去每年10%的高速增长,让企业都看到了一年比一年高的营业额,这个时候企业就会追加投资、借贷,从而扩大自己的规模效应。

企业不断投资借贷,个人紧跟时代浪潮创业精神,经济就会继续高速增长,盘子就会越做越大。

当增长放缓的时候,机会变得更少,蓝海市场全部变成了红海市场,此时进场的门槛越来越高,人们的盈利能力下降,企业预感到的天花板越来越近,从外卖到电影市场再到旅游市场,增长幅度越来越低的时候,企业的预期值就会发生改变。

从扩张转向收缩,紧跟着就是人力成本的一系列调整,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支撑人们消费,有两个必要的条件。

其一,是高速增长的宏观经济,就像过去每年高速增长的我们一样,所有人都对未来的期望乐观偏高,投资消费借贷都在增长,经济自然高速增长。

当高速增长变成了高质量增长的时候,对未来的期望值开始降低,这个时候支撑人们继续消费的,就不再是高期望值,而是公共社会体系的保障。

以欧美发达经济体为例,他们到今天经济增长非常稳定,为什么个人愿意消费呢?那就是因为他们的公共保障体系好,个人不会有储蓄的习惯,也没有必要储蓄应对不确定性事件,因为公共保障体系好且全面,极大打消了个人的后顾之忧,所以他们的普遍储蓄并不高。

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把这130万亿的储蓄变成消费,那就要鼓励人们消费,但人们在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想要促消费,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从养老问题,到教育问题,再到医疗问题,许多人的后顾之忧其实非常多,尤其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独生子女开始承担养老的重担,那就更没有闲钱去进行“多余”的消费。

当消费变得畏首畏尾的时候,自然居民消费价格就会下跌。

所以,刺激消费最难的点也就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价低,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从长期来看,物价低并不能刺激经济的增长,反而让经济陷入漫长的阵痛之中。

真正的增长,一定是GDP一年比一年高,微观上有人借贷消费比储蓄更多,也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够一直增长。

为什么经济需要增长呢?

因为人的不满足,因为市场的不满足,因为人们的需求是没有上限的,过去人们吃不饱饭,最大的渴望是吃饱饭,现在吃饱饭了,人们还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教育和更健康的食品。

而这,就是我们追求增长的意义。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