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据汉代东方朔《占书》上说:“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灶神送火神

看完了南方北方的“小年之争”,我们大概知道了“送灶”的含义。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或二十四上天汇报,正月初四返回人间。大年初四,“迎灶神送火神”。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吃折箩、扔穷

作为古老的中国年俗之一,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1

接五路

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中就有很多关于苏南地区接五路财神民俗的记载。

绑火神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守在家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灶神这一民间信仰可追根溯源至火神崇拜和图腾崇拜,源远流长,做为“家神”,至今乃是一个积累了深厚集体情感的文化符号。灶神信仰中对于家庭伦理观的阐述在当代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传统的年俗文化对人们而言不仅仅是形式,更是精神价值的体现。在社会快步前行的时代,“新”和“旧”具有特别强烈的现实感,它在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情感形式、价值取向等领域,都衍生出很多新的变化。年俗也不再一成不变,而是变得更加丰富而多元。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生活,我们的意识、观念每一天都在刷新,许多人对“年”的期待日渐式微,也恰是生活方式和心境的转变。在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今天,年俗文化开始以崭新的方式重新走进你我的生活,正演化为一种牵动整个民族精神追求的风向标。然而无论怎样变迁,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年俗,它的实质内涵仍需发扬和继承。我们不仅是旧时代年俗文化的见证者,更是新时代年俗的创造者、推动者。

大年初四

好好在家陪陪家人

小编祝您

在新的一年

阖家幸福、龙年大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曹红远

编审:马文军

审核:杨彦东 刘 娜

投稿邮箱 ltxrmtzx_bf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