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发,就看正月初五”,情人节遇上“财神节”,农谚有啥说法?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初五,也是大年初五,对我说这一天来说,也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我们传统文化节日,“财神节”,也是“破五节”。

不过由于今年阳历和阴历的关系,这一天也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西洋节日,公历的2月14日——情人节。所以这一天双节来临的情况下,也凸显了这一天的不一般之处。

不过按照民间老人的说法:“发不发,就看正月初五”,那么在这一天到底有啥说法呢?今年情人节恰逢“财神节”,农谚到底有啥说法呢?我来回答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大年初五不一般:

今年大年初五非常的巧,大年初五本来就是民间里的“财神节”,当然也是“送五节”,不过今年也是“情人节”。

所以在这一天里,财运和爱情都是两不误,双丰收的。有情人一定要一起度过,并讨一个好彩头,预示着两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共享荣华。

①大年初五,“财神节”。

一说到大年初五,这都是很多人期待的日子,因为按照民间的说法,这一天也是要做一个活动,就是“迎财神”的活动。当然大年初五迎财神也是我国古老的一个习俗文化。

对于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来历,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文化也是不一的,其中具体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的是,宋朝蔡京富有,而另一种说的则是与王元宝有关。

王元宝,他唐朝开元间人,早年靠贩运琉璃发家,富可敌国,而王元宝的生活习惯多是在正月初五“拜财神”,而人们看到王元宝这样做以后,就跟着效仿,后来大年初五迎财神的习俗,就慢慢的流传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大年初五,情人节。

情人节,是由西方国家流传而来,日期在每年的2月14日,它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

当然情人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所以对于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为主题,所以在情人节这一天,男的要送给女的礼物,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当然,情人节和圣诞节、愚人节一样,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并且已渗透到无数年轻人的心目中,也成为继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重要的节日。

不过来说,我们中国也是有“情人节”的,就是在农历的七月初七这一天,又称为“七夕节”,是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但是按照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还是过我们华夏自己的情人节为好,也就是七月初七这一天,这才是华夏情人节的意义所在。

不过来说,今年大年初五,财神节遇到情人节,这也是给情侣表达爱意的好机会,所以这一天,财也有,爱也有,人也有,而俗语说的:“发不发,就看腊月初五”也是这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不发,就看正月初五”:

为什么发不发,就看正月初五呢?上述是按照正月初五是民间的“财神节”而确定的,显然带有一些民俗的文化色彩在里面。

不过在古时候的农耕社会下,民以食为天,所以如果这一天庄稼风调雨顺,自然也是要发财的,所以我们看农谚咋说:

第一,“正月初五破了天,种田收入翻一翻”。

“破了天”,指的是下雨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下了雨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今年会有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天气。

庄稼风调雨顺以后,而老农在种田的时候,自然也是有丰收的迹象,这样农民的收入自然也是要翻一翻的。所以“发不发,就看正月初五”也是一定意思。

当然除了上述俗语外,还是也有其它农谚说法的,比如说“正月初五雨淋头,老农种啥啥都成”,“正月初五动了流,老农喝喝酒又吃肉”等等,都是一个道理。

第二,“正月初五雪满天,今年种地定不沾”。

“雪满天”,指的是下的雪比较大,大雪满天飞舞的意思。“定不沾”,指的则是种地不沾,农民们种地不会有好的收成。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下了大雪的话,那么寒冷的日子会持续,并会出现“冷春”现象,而冷春必然倒春寒的现象发生。

对于倒春寒,我想大家都知道它的灾难,比如说在2023年三月份的时候,一场倒春寒带来的“桃花雪”,也是让当年的桃子出现了减产现象。

所以来说,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下雪”,“下雨”,甚至“晴天”,“刮风”还是有很大却别的,而上一句说的则是下雨,下一句说的则是下雪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正月初五雪淋头,天寒地冰到清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正月初五出现了雪淋头的情况,那么这也预示着今年的春天会特别的冷,并冷到“清明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从立春开始,到清明节气,共计有4个节气,每一个节气15天,那么一共有两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也是农民们农耕大忙的日子,所以这个阶段对于种子来说,也是温暖阳光的开始。但是如果这段时间天气过于寒冷的话,那么会导致粮食歉收甚至绝产,而农民的收入也会相应的减少。

通过上述来说,对于俗语说的“发不发,就看正月初五”的说法,也是要看这一年的农业生产的。此时在这一年,如果农业丰收的话,自然的生活是非常好的,当然这都是一些农谚说法而已,也仅仅是作为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