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公开市场将迎来逆回购集中到期和2月的中期借贷便利(MLF)续做。

数据显示,2月18日(星期日)有1910亿元逆回购及4990亿元MLF到期。

国海证券固收团队认为,春节假期结束后,伴随着现金重新回流银行间体系,资金利率中枢有望下移。尽管同一时间,央行一般会通过逆回购到期不续做的方式,回笼银行间流动性,不过考虑到居民存款成本一般较低,还是会对资金利率中枢起到助推下行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大国际期货招主账户,预留条件欧美4美金,大恒指26港币,小恒指12港币,详询X9909ie

该机构表示,复盘2019年至2023年春节后资金利率走势,节后两周左右资金利率下行的可能性较大。当然,也存在像2023年由于央行回笼逆回购速度较快,导致资金利率中枢反而上行的情况。不过在本轮降准操作的背后,展现出央行当前对于资金面呵护的态度,今年春节后资金利率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有进一步的下行空间。

对于本月的MLF操作,市场预期,央行将继续超量续做。截至1月,央行已经连续14个月超额续做MLF。

财通证券指出,央行节后将回笼资金,本月逆回购余额或延续高位。针对2月即将到期的4990亿元MLF,预计央行或延续小幅超量续做。节后随着资金回流至银行体系内,资金价格或边际转松、资金分层的压力将有所缓和。在降准资金落地呵护资金面的背景下,节后短端利率或仍有下行空间,而长端进一步下探需要等待宽松信号的释放。此外,考虑到政府债供给节奏加快以及信贷开门红诉求仍在,资金面仍有阶段性收紧的风险。

中泰证券固收团队认为,春节后资金面偏中性。有利因素在于,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的流动性对资金缺口能够形成有效补充,叠加近年来资金面波动幅度整体下降,春节后资金价格的中枢和波动可能都将维持在相对较低的位置。此外,当前经济基本面偏弱、信贷需求尚未完全修复,资本市场存在维稳需要,因此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态度短期预计不会改变,资金面大幅收紧的风险有限。不利因素在于,央行虽然通过加大逆回购操作幅度包括重启14天逆回购等方式对冲节前流动性压力,但随着逆回购到期,央行对于资金面的控制力再度增强,基于“防止资金空转套利”、汇率等因素的考量,资金价格进一步明显回落的可能性也不大。

2024年以来,银行股“逆势”走强。

Wind数据显示,尽管近两个交易日银行板块有所回调,但截至2月8日收盘,银行指数仍报4778.55,较2024年初涨6.96%,涨幅位列Wind行业板块第二。同期沪深300(000300.SH)指数报3364.93,较2024年初跌1.9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初至今,银行指数涨幅位列行业板块前列 数据来源:W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银行股走强态势能否持续?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低位,经历过房地产风险暴露、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板块潜在利空明显减少,估值下行风险很小。若宏观经济恢复向好,有望推动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个股方面,建议在行业整体低估值的情况下布局长期前景优秀的银行,包括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同时,推荐以中小微客群为主、特色鲜明的小型农商行,包括常熟银行、瑞丰银行。此外,对于追求低波动、绝对收益的资金,建议关注股息率较高且分红记录稳定的银行。

平安证券研报表示,历史上银行股的超额收益表现大都出现在经济景气度上行阶段,因此板块上行弹性仍需关注经济预期的改善。但需注意的是,银行股作为能够提供稳健分红的高股息品种,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阶段,其类固收配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截至2024年1月末,银行板块股息率为5.56%,股息率较无风险利率相对溢价处于历史高位,股息吸引力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1月31日,板块静态市净率仅0.56倍,对应隐含不良率超15%,安全边际充分。个股方面,建议关注长沙银行、苏州银行等更受益于经济预期修复的优质区域性银行,以及邮储银行、浙商银行等高股息大中型银行的配置价值。

华安证券研报认为,在市场上涨时间和空间都不确定的情况下,稳健型资产仍有配置的必要。其中具备高股息率的资产如煤炭、银行、石油石化等仍有望成为市场回归的方向。同时,银行业合理净利润和净息差空间备受呵护(降准不降息),可以作为前期涨幅较大煤炭行业的高股息平替,近期切换趋势明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澎湃新闻分析称,年初以来,银行板块受到资本关注,主要是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乐观预期,银行成为率先受益板块之一,银行盈利与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此外,银行板块低估值、高股息率等也是银行板块受到关注的原因。

周茂华认为,从趋势看,银行估值仍具有上升空间,但银行间分化仍较明显。主要是国内经济复苏,政策支持,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利好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前景;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低估值、高股息率,对于稳健价值型投资者仍具吸引力。